close
用生命製茶 全日發茶葉
http://tnews.cc/03/newscon1_94192.htm
【記者徐偉珍 桃園報導】
2016/3/16 下午 10:08:00


全日發茶葉的大禹嶺茶葉於103年參加臺灣新生報的優良食品評鑑,全日發茶葉的經營者黃世偉老闆被當時的立法院長王金平授予「金牌獎」。究竟是怎樣的茶葉可以得到「金牌」的禮讚?背後原來有一個感人的故事。

【曾經想要放棄】
茶葉並不是一個可以賺錢的行業。除了普遍國人對茶了解不深,喜歡看價格挑選茶葉之外,外國進口的茶一斤才臺幣約600多元。這點讓黃老闆感到不可思議。因為全日發茶葉大部份都是手採茶,光是製茶的過程,要請有經驗的師傅,就不只那些錢了。「要喝到真正的好茶,一定要投注相對的成本在裡面。」黃老闆感嘆地說。

一開始黃老闆要從事傳統茶產業時,曾經想要放棄,因為所花費的金額實在是太驚人了。還好,他有幾位好朋友一起出資,將這份屬於茶葉的夢,一起築了起來。

問到黃老闆是怎麼開始賣茶的。黃老闆說:「就是一股憨膽吧!」他大學畢業後就一個人挨家挨戶地推銷自己的茶葉,看見別人家裡有放茶桌的,就走進去泡茶給人家喝。遇到懂得茶的人,就會一次跟他買一批,但是不見得會那麼幸運。許多人叫他把茶留下,打發他走,說會自己泡來喝。等黃老闆下次再去問時,對方說:「不合口味啦!」

這樣的挫折時常出現,其實泡茶是有學問的,同一種茶,不同的人泡,會有三種以上不同的口感與味道。這是一般人所難以理解的事,所以在第二年時,黃老闆也曾想放棄這樣挨家挨戶的「討生活」,但這樣一個人挨家挨戶推薦自家茶品的日子,他居然堅持了15年!

【傳統茶產業危機】
早在西元17世紀,臺灣原住民便已有採野生山茶製茶飲用的習慣。經濟起飛後,人們對於生活品味追求更高層次的滿足,各地茶藝館成為人們教有閒聊的聚集地。曾經盛極一時的臺灣茶文化,卻因為劣質茶的充斥,反而讓本土的傳統茶產業備感威脅。「為什麼進口的劣質茶,可以被貼上臺灣茶的標籤賣出去,政府卻無法可管?」全日發茶葉茶商黃世偉老闆感傷地說。

十多年來,黃世偉老闆堅持做本地茶品,每項產品皆獲得「SGS認證無農藥殘留」。黃老闆對自己經營的品牌,秉持著赤誠與絕對的信心。他表示,其它品牌的茶葉,第一泡一定要倒掉,因為會喝下農藥。但是我們的茶生長在雲霧繚繞的地方,連昆蟲都不來,更別提農藥了,全部都是有機的!

為了製作最有良心的茶品,黃老闆多年來一直蒐集關於茶葉相關的剪報與新聞,包含喝茶的好處與喝到劣質茶的壞處。黃老闆說,有許多疾病都是喝到劣質茶而來的,茶是我們直接喝到身體裡面的東西,是一種對人的良心。「如果在我這裡買到一包進口茶,買一包賠你十倍的價錢。」黃老闆篤定的說。

【有口皆碑的品質保證】

有一個早餐店的老闆問黃世偉老闆說,為什麼只有他們家的茶葉可以作成果醬,用其他家的茶葉都無法作成果醬呢?黃世偉老闆說,因為全日發茶葉茶商的茶種植在高緯度的地區,寒冷而雲霧繚繞,茶葉生長得比較緩慢,葉面比較厚,果膠質含量比較豐富,因此具有其他家茶葉所沒有的彈性。

這一件簡單的實例,足以說明全日發茶葉的品質保證。另外沖泡的次數也可以得見茶葉品質的好壞。進口劣質茶通常泡了第二次之後就沒有味道了,但是全日發茶葉茶的茶品,往往可以沖泡5次以上還餘韻無窮。

但是好的茶品在誕生過程中,需要很多的呵護,除了成長的過程遭遇的不可知因素之外,製茶的過程尤為重要。「再好的茶,如果製茶過程中出現瑕疵,就很難變成產品,更別提賣得出去了。」黃世偉老闆曾經花一個月從採茶開始,學習整個製茶的專業流程,因此他很了解怎樣對茶才是最好的。「不只是茶葉,連製茶的師傅都要挑過!」黃世偉老闆說。

【重現品茶文化的美德】

茶是中國特有的文化,作為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之一。可見在古代中國飲茶是一件多普遍的事,它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品茶文化無論是獨飲、對飲、聚飲都能被文人寫成一首詩,他包含了豐富的精神文明層次。

「心情好,泡出來的茶就好喝」黃老闆說。泡茶實是一門很多層次的學問,不但水的溫度有影響,有些茶適合浸泡,有些茶不適合浸泡。就算是適合浸泡的茶也不可以泡太久,因此茶的學問,跟禪的精神很相像,著重在一個「妙境」。

全日發茶葉茶商黃世偉老闆,十多年來秉持對臺灣茶產業的熱情,真心對待每片茶葉。「做生意不是做一時的,是做一輩子的」黃老闆說:「在進口茶劣質品充斥的時代,我依然堅持用最高品質的本地茶來對待每一位客戶,就像交朋友一樣。」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徐偉珍老師 的頭像
    徐偉珍老師

    徐偉珍老師

    徐偉珍老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