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本文刊登於

1196獨家報導刊登兩篇政治類文章

中華民國108年七月份

p24 封面故事 2020非誰不投在玩火  林淑妙/徐偉珍

135139.jpg

135143.jpg

 

135145.jpg

135146.jpg

135147.jpg

135148.jpg

135149.jpg

非誰不投

國民黨恐釀「柏林圍牆」

民進黨「獨裁政權」已然成熟

 

製作人:張淯 社長  文:林淑妙/徐偉珍  圖:編輯部  責任編輯:陳煥鈞  核稿編輯:石雨鑫  版面:JAM

 

引言:

 

國民黨初選投票在即,許多選民公開表態自己所支持的對象,甚至喊出「非誰不投」的口號,以拒投來表達抗議及對黨的不滿。話雖如此,「國民黨初選競爭白熱化,『雙雄對決』決定勝負僅35%的關鍵數」,倘若這些鐵粉們支持的候選人,無法順利出線,勢必有可能會引發「脫黨參選」、「換柱事件」重演,最後導致藍營票倉出現嚴重分裂危機,埋下選票分散,進而敗選的可能性,這恐怕是藍營高層最感頭痛的隱憂。

 

民進黨小英政權曾一度受「賴神」挑戰,賴清德在前總統陳水扁與扁派護航下登高一呼,參與黨內總統初選,聲勢曾一度被看好,但仍不敵小英層層嚴密佈署的人脈網絡與民進黨黨主席兼任總統的優勢而慘敗,毫無疑問民進黨「獨裁政權」已然成熟。

 

內文:

 

國民黨總統初選候選人,包括韓國瑜、郭台銘、朱立倫、周錫瑋以及張亞中,屆時黨內「5強爭霸」究竟最後誰會勝出?根據《臺灣指標民調》所公布的調查顯示,韓國瑜以31.4%支持度領先群雄,郭台銘也不惶多讓,以29.5%的支持度居次,前新北市長朱立倫以13%位居第3,前台北縣長周錫瑋、臺大教授張亞中支持度分別為1%。這次藍營總統初選候選人以郭韓朱王4人備受關注,但由於王金平堅決表示不會參加黨內初選、朱立倫表現中規中矩,難以掀起新的話題熱浪,因此媒體焦點幾乎都落在郭、韓身上,加上他們各自擁有大批死忠的鐵桿粉絲,也讓這場初選民調形成「雙雄對決」的熱辣場面,埋下充滿變數與詭譎的未爆彈。

 

席捲而來的「韓流」,不但引燃國民黨內部分裂的導彈,甚至也差點成為民進黨分裂的觸媒。眼看「討厭民進黨」的韓流如雪球般越滾越大,一向挺蔡的前行政院長賴清德誓言拯救民進黨頹圮之勢,並堅定地說:「只有清流能贏韓流」短暫引發民進黨內部認同危機。蔡英文「遇神斬神、遇魔殺魔」不但平安度過「韓流」與「清流」危機,更完成「獨裁政權」的大一統局面。

 

段標:民進黨是創造韓流最大推手

 

「韓流」主角韓國瑜從一個沒沒無聞的小角色、沒有經費宣傳高雄市長選舉,一夜成名的幕後功臣在於民進黨林立「韓國瑜」的攻擊廣告,先是替韓做了免費宣傳,再者王世堅對韓國瑜強打猛攻的視頻經網友瘋狂轉傳,韓國瑜一句:「問世堅情為何物?」無奈又搞笑的對話方式,讓人印象深刻。

 

然而讓韓國瑜的「韓流」能夠成功出線的,莫過於鄉民論壇「PTT」所盛傳的「民進黨讓人理智線斷掉的32個政策」引起廣大迴響,包含:「修法」砍勞工7天假,連上12天班不違法、輪班間隔11小時縮短到8小時、降低毒蛋認定標準;放寬農藥標準、全國第一次用電大戶被強迫節電;8400億錢瞻基礎建設大部分拿去建設軌道;用刀片拒馬圍城跟人民溝通;油電雙漲;六大勞工政策全部跳票;北農258萬酬庸實習生總經理;軍公教年金改革玩假的;用「台灣價值」做思想審查;同婚議題玩假的;礦業法跳票;公投法跳票;最低工資法跳票;宜蘭違法豪宅農舍罰款全部退還;外勞人數創歷史新高;修改cpi權重;修改空汙紫爆標準;兩兆風電準備打水漂;電業法分拆搞死台電;中部4000家農地違章工廠就地合法;凍結刪除勞檢預算;體改玩假的;選前高喊台灣正名,選後說中華台北是國際慣例;農田水利會改官派等。

 

這篇「鄉民文」引起廣大的共鳴與回響,使民眾義憤填膺,加上台大校長「卡管案」充分顯示執政者觸角已經嚴重干涉到學術教育不應涉及政治的準則,成為破壞民主制度的「民主退步」黨,其執政「罪行」一一數來,讓民眾感到罄竹難書、認為蔡政府只會講幹話,使得蔡英文的支持度空前下滑,坊間盛傳:「除了吳敦義之外,國民黨派任何人參選都能贏蔡總統。」這也引起國民黨內「人人有機會、各個沒把握」的黨內初選大戰。

 

段標:非典韓流成為民眾苦海明燈

    

「韓流」的出現,衝破的不僅僅是「一人救全黨」單純的政治宣洩,更是讓老一輩社會價值與尊嚴得以被伸張與救贖:「既然年輕人可以成為柯粉,為什麼我們不能崇拜自己的偶像,成為韓粉?」因此「造神」效應如同雪球般越滾越大,幾乎達到一發不可收拾的地步。

 

從年金改革、同婚議題、臺灣國際主權、2020候選人的支持等議題,衝擊著原本臺灣社會傳統文化與價值觀;年輕一代認為,自己是被上一代的社會階級、權力、傳統觀念所剝削的犧牲者,卻被扣上「不夠努力,才會不成功」的大帽子,於是對老一輩所信仰的社會價值加以嘲諷反擊,以致老一輩深感,過去社會不容被質疑、挑戰的「金科玉律」,如今全變了樣,自己反倒因社會體制的轉變而成為「被剝削的一代」。

 

沒有人願意被當成「愚民」,當一位擅長「庶民語言」、「擁有同樣價值觀」的救星出現,隨即引起許多老一輩的共鳴,將韓國瑜視為「苦海明燈」,不惜任何代價全力擁護,以抵禦外來勢力的侵略,維護自己存在的尊嚴與榮耀。

 

段標:郭董以企業家形象占得優勢

 

相較於韓粉的激進,郭台銘並沒有粉絲簇擁、「眾星拱月」的場面,為何郭韓兩人民調可以並駕齊驅?關鍵在於「媒體效應」。韓國瑜上任後爭議不斷,近半年來他與市府團隊的種種表現,從市政質詢頻頻跳針、愛情產業鏈變「空氣產業鏈」、登革熱疫情防疫出包、旗津小三通、拜會香港中聯辦等事件,加上部分韓粉情緒性言論、與真假韓粉議題、特定媒體刻意操作,早已讓傳統藍營支持者、中間選民氣憤難平。

 

反觀曾是臺灣首富、前鴻海集團CEO的郭台銘拋出「06歲國家幫你養」的議題,成功提高關注輿論,發揮在鴻海集團的經營哲學,簡略地分析如何拓展國家財源及預算來源之道。提出先透過提高特種基金(不包括六大退休基金)及郵政儲金等的投資報酬率,加上開徵富人稅應可達成需求。更重要的是,為了讓國家財政永續經營,再提出新十大建設之一的「大健康產業」,這將會是幾兆美元產值,也是他提出完整財政計畫中的一環。

 

他更不惜以「破釜沉舟」的決心提出,就算散盡家財,也要實踐「06歲國家養」解決少子化的政治理想。姑且不論民眾是否會群簇而接郭台銘拋出的「繡球」,但這一席話所展現出來的不僅僅是氣魄,而是他「選到底」的決心,加上他時常戴國旗帽,讓民眾留下根深柢固「中華民國最強外掛」的印象,也吸引了一群傳統菁英、中間選民的票。

 

段標:朱立倫在穩紮穩打中求成長

   

去年(2018)九合一選舉過後,朱立倫率先表態要代表國民黨參選總統,一開始他的支持度領先群雄。但為什麼後來他被媒體邊緣化,最後僅能刷存在感?主要因為他的言論、選戰策略太過平泛,相較於郭、韓2人所製造的話題引爆點,朱的政見立場激不起火花,無法吸引媒體關注度與民眾的目光。這種現象也反映在民調上,到目前為止,將朱立倫加入做民調的實在沒幾份。

 

就長期來看,朱立倫無論是在黨內或黨外互比,都有一定實力存在,尤其他在國民黨所舉辦的國政願景發表會上,對政策的嫻熟度最高,新北市、桃園縣政績更是如數家珍;這次國民黨內初選,他若能掌握到尚未決定選民、甚至郭韓粉絲轉向的支持,朱立倫的磁吸效應不容小覷。若他贏得初選,民眾支持度勢必會提高,加上他是唯一打過全國性選戰、擔任黨主席的人,地方派系對他並不陌生,種種條件下,讓他成為郭韓兩邊支持者的最大公約數。

 

段標:王金平選與不選外界霧裡看花

 

66日國民黨中央5人小組會議中,宣布退出國民黨總統初選的王金平,這段時間仍依照自己的行程勤走基層,團結國民黨的力量與資源,企圖贏得更多掌聲與支持度。像是總統初選民調前夕,王金平除了勤走基層、針對黨內初選方式表達憂慮外,甚至推出直播暢談自己的理念,分別邀請韓國瑜、郭台銘「同框」,使得配對參選流言滿天飛,甚至有死忠王粉針對邀請韓同框一事,揚言抵制不再支持,王急忙緩頰:「直播而已,不要想太多啦!」。王金平這步棋走得妙,透過直播試水溫,一方面維持自己一貫的高度、展現「公道伯」大氣的精神;另一方面也趁機拉攏中間選民,並對黨中央暗示,他同樣也擁有大批「非王不投」的「鐵粉」,實力不容小覷。

 

在宣布退出國民黨總統初選後,許多人以為他志在得「行政院長」寶座,但17日他接受廣播節目獨家專訪時卻表示,他是「不參加」黨內初選並不是「退出」黨內初選,讓旁人霧裡看花。他也再次重申:自己不會退黨、會選到底!只是究竟要怎麼選?沒有人知道。王金平也提到,若最後初選由郭台銘勝出,代表國民黨參選2020總統,他也會全力支持,但對於是否擔任副手,目前則表示沒有任何想法,似乎每步棋都有精準的盤算。

 

段標:只有清流勝韓流賴清德獲支持

     

民進黨一直以來毫無懸念由蔡英文直接「保送」總統候選人寶座,直到殺出形象好、親民、強打「男神」氣質的賴清德,賴當時表示,自己是唯一能夠打敗「韓流」的希望,為了大局著想,因此覺得角逐民進黨黨內總統初選寶座,直接槓上蔡英文。

 

民眾心知肚明,「韓流」崛起,蔡英文居首功,先是跟大陸正面對決,減少大陸對台的進口與觀光政策,使許多賺陸財的產業瀕臨絕境,再來以「新南向」政策,企圖彌補遺失的大陸經濟的缺口,卻變相帶動色情彩業的蓬勃發展。民進黨部分獨派大老在蔡英文身上看不到希望,轉而支持賴清德出線參選黨內初選,賴清德也因支持者的身分被戲稱為「獨派金孫」。

 

然而支持賴清德的不只是獨派大老,賴清德表示自己獲得中間選民及淺藍民眾支持,加上提出對前總統陳水扁的「特赦」訴求,也成功引起一票扁派人士支持。陳水扁也直誇賴清德人品言信行果,不像「某些人」初一十五不一樣,這些人對蔡英文來說,可說是迎頭一記重擊。

 

段標:蔡英文祭出殺手鐧險勝賴清德

     

蔡英文為贏過對手賴清德的步步進逼,先是大改黨內初選規則,本來應該是在417日選出民進黨的總統候選人,但卻因賴清德表示要參選,硬是將日期延到5月以後。如果是在初選開始前延期還可以理解,但等到賴清德正式登記參選後才開始延期,並且做足準備一一聯絡挺英人士,被批為「作弊」,但英陣營否認有不符合程序正義的行為,改變遊戲規則的方式也明顯一反常態。

 

此外,自覺形象不及賴清德「親和」的蔡英文,轉而主打「辣台妹」形象。強調自己是唯一敢「嗆」對岸的總統,這樣的氣勢「無人能出其右」,充分將自己的「弱勢」變成「優勢」強壓主導「溫和派」的賴清德。蔡英文的「辣台」言論,也成功吸引年輕族群的支持,加上「小英之友會」全台勢力佈署完成,與擔任總統期間大力分封「諸侯」於各大重要政經單位,既得利益者既不願喪失原有的權利,因此小英後台牢不可催。

 

經過總總佈屬與努力之下,蔡英文以2%的民調險贏賴清德,前「功德院長」終究不及「用愛發電」的現任總統,小英以猛烈的氣場與現任的政治優勢強壓賴清德,賴清德也充分展現君子風範,表示願意支持蔡英文。

 

段標:國民黨失速列車恐築柏林圍牆

 

2020總統大選被外界解讀為國民黨對「中華民國」的生死保衛戰。因此初選民調採取市話「取足各項樣本」、「戶內選樣」等2種方式進行,民眾不熟悉民調方式,加上作業時間冗長,許多藍營支持者開始有「做票危機」的焦慮。王金平大動作召開記者會,質疑民調取樣與初選公平性,同時悄悄洩漏最有可能出線的候選人是郭、韓2人,使得「非韓、非郭不投」持續升溫,恐會成為藍營厝火之積薪。

 

之前傳出部分綠營選民認為,韓比郭「好打」,因此號召「唯一支持韓國瑜」、「有瑜吃瑜,沒瑜吃蔡」的支持行動,加上目前正在進行的罷韓行動,更加凝聚韓粉力向心力,喊出「非韓不投」的口號,使韓出線的機率升高。但問題是,在郭韓雙方支持者現階段互不相容的情況下,因此關鍵點在於若其中一方勝出,另一方是否會願意接受這場「君子之爭」的結果,以自家人「愛屋及烏」的精神,轉為支持對方提名的候選人?

 

若初選結果出爐是郭台銘落敗,其支持者選票會不會轉移給韓?相對地,若是韓出局,召告天下「非韓不投」的韓粉,是否有「脫黨挺韓」的危機?無論哪一種結果,對國民黨而言都是一場瀕臨分裂的內部危機,許多黨內人士也疾呼,希望韓國瑜能處理「非韓不投」的問題。但是韓目前正面臨「罷韓危機」的效應,有6成民眾是反對韓國瑜「高雄市長屁股沒坐熱,又肖想總統大位」,可以說是陷入「蠟燭兩頭燒」的窘境,而這個議題是否會在大選時發酵,也非常值得觀察。

 

再者,藍營內部的風向球早已經產生變化,地方選情鬆動,國民黨高雄市副議長陸淑美公開表態挺郭,議會國民黨團總召曾俊傑也認為,就算韓選上總統,輸了高雄也不值得,且讓原本有意到高雄投資的業者望之卻步;而王金平也在末場政見發表會當天大聲疾呼,就是擔心2016年「換柱事件」重演,屆時國民黨不僅輸了面子,也失去裡子。

 

郭韓相爭,如同兩列相向急駛的失速列車,在初選民調出爐後,勢必會因兩強「對撞」而產生「玉石俱焚」的結果,朱立倫夾帶政績優勢的穩紮穩打,加上「公道伯」王金平善於「喬」事情的豐厚的人脈,國民黨高層面對四個燙手山竽,將如何拋接?考驗著所有人的智慧。

 

段標:民進黨選戰新趨勢佈局下一步

     

在高雄市長選舉敗給「韓流」的現任行政院副院長陳其邁,在宣布敗選之初,收斂諮詢對手劍拔弩張的氣焰、拋棄選舉期間悲情式喊話,轉而態度從容、謙卑,不時參加活動、保持與民眾緊密互動,並走「暖男」網紅模式,在臉書上秀居家生活、與寵物親密互動的點點滴滴,讓不少人覺得,選後的陳其邁形象更親民、更可愛了,支持者不但增加不少,更讓他成為高人氣的政治人物。

 

無獨有偶,賴清德在民進黨總統初選失利之後,並沒有銷聲匿跡,他踏著之前「陳其邁」的「暖男」模式,開始在臉書高調發布「尋人啟事」,尋找他在民進黨總統初選時期幫助過他的市井小民,其中有送蒜苗、大熱天準備冰咖啡、天冷煮薑茶、雨天遞毛巾、送上撒隆巴斯跟痠痛藥膏、也有騎著追車幫他加油、打氣的民眾。他在臉書表示,停留的時間太短,沒有來得及一一道謝,許多人沒有留下姓名,只能藉著照片尋人,感謝這些朋友的送暖。

 

賴清德此舉引發不少支持者「再度淚崩」,更有人發文鼓勵賴清德「眼前的贏不一定是贏,眼前的輸也不一定是輸」、「被作弊作掉了,硬是吞下去。沒看錯這種氣魄,總統格局。」賴清德由此輸了面子,卻贏了裡子。在敗選後公開表示支持蔡英文參選,也在溫文儒雅的紳士風度上大贏蔡英文,不但讓原先挺賴的人信念更加堅定,也讓部分英派人士看了為之動容,畢竟賴是在小英全副武裝、猛力火攻的態勢之下,才小輸2%,被認為是可敬的對手。

 

輿論認為,賴清德此舉無疑是為了2024年「儲君之位」預做準備,此次民進黨總統初選,讓小英的「獨裁」再度被看見,卻也讓人看見賴清德面臨「獨裁」的進逼,是怎樣堅持參選到底、又是怎樣在敗選後保持風度,有為有守的形象已深植人心。

 

蔡英文也在此次黨內總統初選,也無所不用其極的,重新對英派人脈進行盤點與整理,對於未來執政的掌握度更加無往不利,鋪天蓋地的勢力部屬已經達成,也讓蔡英文在黨內的聲勢更加「要風得風、要雨得雨」,達到對外口徑一致的「一統」局面。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徐偉珍老師 的頭像
    徐偉珍老師

    徐偉珍老師

    徐偉珍老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