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最近有一則新聞在說, 德國的奧利華(Oliver Streiter)研究台灣墓碑文化長達11年,台灣人很愛拆墓,但這些年代久遠的墓,可以追溯到清朝時期的家庭與藝術,以及人們過生活的方式,這樣拆掉實在令人惋惜,如果是國外的話,是要進博物館的。相關連結

 

不只是外國學者,台灣也有一群人很喜歡去公墓研究曾經居住在當地的居民文化,像是被稱為地下高雄的覆鼎金掃墓團,就發現這些地下高雄的居民包含日本、軍人、回教、天主教等多元文化。相關連結

 

其實墓地一直是跟藝術有連結的,幾乎東西方的藝術史,有相當大的成份是墓葬藝術得來的養份,如震懾觀者的秦皇陵寢兵馬俑,也對考古文化與藝術上功不可沒。我以前的文章

 

不只是陪葬品,墓地的彩繪也是一種藝術,用一種文化包裝,讓死亡消弭恐懼,是對死者最大的禮讚。相關連結

 

在以前的觀念裡,人們普遍對墓園帶有淨位與恐懼,隨著時代演變,墓園周遭的環境更接近人群,也促進了生與死之間的交流。墓園結合公園的形式,使得公園成為打卡拍照甚至親子共遊的景點。

相關連結1  相關連結2 相關連結3 

 

生與死之間的界線似乎模糊了,以前認為難以跨越的墓仔埔,漸漸以公園的形式被保留下來,但無論如何,絕對不要是反過來的情況,現代藝術太主觀,太前衛,也往往會有公園變墓園的情形,原本讓人紓壓調解心情的藝術品,卻讓老人不敢來公園運動,似乎又不太恰當了。相關連結

arrow
arrow

    徐偉珍老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