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方融茶飲 源遠的草藥智慧  老中藥行轉型再生  徐偉珍撰

本文刊登於桃園客家季刊第21

1593414162695.jpg

@刊物:桃園客家 1096月號 21

@欄名:封面故事──識花草

@欄楣:草本人生

@大標:漢方融茶飲 源遠的草藥智慧

@副標:老中藥行轉型再生

文/ 徐偉珍  攝影/子宇攝影

 

梅花形狀的仙楂餅是許多人對中藥行的童年記憶。小時候,第五代店主何幸臨時常將家中的黑棗、紅棗、橄欖、枸杞當零嘴,堂哥則總會抓一把甘草粉往嘴裡送,那時候,她壓根兒沒有想過這些「零嘴」跟「藥材」有什麼關聯?「仙楂餅內含物有甘草、陳皮、山楂, 有幫助消化的功能,」養親轅中藥行第四代何明仁娓娓道來:「甘草粉則藥用價值較高,是重要的藥引。」

 

傳承是對家傳藥草味的眷戀

 

養親轅本是五代傳承的中藥行,自清代曾祖父何安連開始營業,「我媽媽以前當媳婦,總是將爺爺的衣服燙的西裝鼻挺,穿的就很不一般,是當時有名的仕紳。」在何明仁小時候,家裡的中藥鋪總是擠滿排隊人潮,為的就是給爺爺何添喜看診,當時他還領有日據時期的中醫執照,受到社會尊敬,鄰居遠遠地看見父親何木生的背影,還會「何仙、何仙」熱切地叫著…

 

西學東漸的環境,衝擊了「山醫卜命相」同源的中醫文化,第五代掌櫃何幸臨,不捨家傳淵源的漢方文化被淹沒在時代洪流之中,藥草的記憶隨著父親何明仁退休畫上休止符,她以自身的咖啡專業,將中藥行轉型,打造成咖啡店,並將漢方融入茶飲,將藥草的芬芳傳承下去。「嚴格來說,咖啡也是『中藥』的一種」,何幸臨微笑地說道,咖啡性溫,味苦偏酸,有提神醒腦、健胃消食的功能。

 

門口的咖啡樹,是何幸臨高中時帶回的種子,在何明仁的照料下,歷經20 年寒暑,才有現在的綠意,可見養育一株咖啡樹需要極大的耐心與等待。何幸臨將咖啡店的菜單仿《本草綱目》的線裝書,題上「養親轅綱目」,可愛的字體與插圖,讓人感受到字裡行間的暖意,何幸臨說,菜單中的「鬆餅客家妹」,鬆餅裡面的夾心粢粑保留客家人的米食文化,也將客家傳統帶入飲食文創。

0.jpg

藥食本同源 養生漢方成新意

 

在透明玻璃瓶中搖曳的,是自家門前栽植的薄荷葉與萬壽菊,淺嘗一口即可讓嘴內香氣四溢。除了具備驅蚊功能的薄荷葉與萬壽菊之外,還有利尿功能的燈心草、美容保養的石蓮花、助眠的薰衣草、觀賞用的波斯菊等,除了這些細心栽植的植物外,也有不請自來的松葉蕨。何明仁說,松葉蕨是自己「跑」過來的,因為覺得漂亮,就將它留下來照顧,雖然薄荷葉、萬壽菊可以在水裡生根,但何明仁說:「植物就是要在土裡生長,如果種植在水裡,雖然也會長,但就少了它原本的香氣。」原來孕育香草植物不可缺少的,就是來自泥土的馥郁氣息。

 

為什麼中藥材能成為漢方飲料?何明仁表示,藥食本同源,像是南瓜可以改善血糖值,對糖尿病患者有所助益。中藥本來就是食用性的植物,差別在於量的多寡、怎麼去搭配、有沒有治療的效果。「漢方茶是比較清淡的健康飲品,所有的甜度來自於食材本身的甜味」,何幸臨表示:「像一般常見的花草茶,大家不會覺得當成飲料很奇怪,但事實上中藥本來就是植物的根、莖、葉、果實等製成,也都是來自植物原本的風味,植物的根有苦味、葉子就有青草味等等。」

 

尤其當季節到了溽暑,中藥行代代相傳的智慧,顯得格外有用;何幸臨拿出杜仲茶的漢方包說道:「因為這是漢方茶包,不是茶粉,因此在熱水沖泡過後,還要用小火煨煮,或是用微波爐加熱,才能把香味給逼出來。」杜仲茶中有黑棗、黃耆、甘草、枸杞,飲用者如果沒有懷孕的話,何幸臨建議可以再加上薑黃,有活血的功能。何幸臨補充道,杜仲茶又叫做撐腰茶,有益腎的功能,對氣血虛、疲勞造成的腰痠背痛也有幫助,因此懷孕或是坐月子的媽媽常常來喝這種茶。

 

近來因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也有客人前來詢問內含麥門冬、五味子、甘草、黃耆、西洋蔘、桔梗等藥材的「清肺潤喉茶」以強健體質。這間從清代傳承至今的百年中藥行,家中珍藏著百年前老祖先的手抄藥譜,如今將百年植物生命學問的蘊積,轉化為符合當代健康飲食潮流的文創飲食,客家人「蒔花弄草」的智慧成為珍貴典籍般被保存了下來。

1.jp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徐偉珍老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