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遙人間一畫仙-戚維義/徐偉珍撰
逍遙人間一畫仙
戚維義
文:徐偉珍 圖片提供:臺華窯
本文刊登於生活潮藝文誌第10期
SPECIAL FEATURE 藝文專題
WAVES生活潮藝文誌 2020秋季號
出版日期: 2020-09-23
引言:
戚維義是一位國際知名的藝術家,也是臺灣知名美女藝人蕭薔的畫畫老師,恬淡開朗的性格、到處與人以畫結緣,因肺腺癌復發,於今(2019)年3月29日晚間11點病逝於台北榮總,享壽82歲。
內文:
1937年藝術家戚維義出生於大陸寧波,出生時父親靜公擔任寧波警察局長,小時候在浙江諸暨縣成長,戚維義從小就與仙佛結緣,4歲開始就用泥巴捏菩薩,還會用粉筆在祠堂地上作畫。1945年8歲時抗戰勝利,父親轉任上海警察分局長,舉家移居上海,每日隨父親學習書法與太極劍拳。
從中小學開始,戚維義便和多位老師學習繪畫,1949年12歲遷臺就讀東門國小、師大附中、大同中學。隨前河南大學校長王廣慶監察委員學習古文、繪畫理論與書法,王廣慶告訴他說:「運筆要如拉住一匹奔到懸崖邊的馬,不讓它掉下去。」戚維義在就讀東門國小六年級時所繪製的「觀音大士像」活靈羅現,已有大師級的架式,後來他也畫了很多羅漢像,像是長眉羅漢、降龍羅漢等等,可說很早就與佛繪結緣。
家學淵源.系出大師
青少年時期,戚維義追隨前河南大學校長、監察委員王廣慶學習古文、繪畫理論與書法。後來進入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第一屆藝術專修科就讀,師從於黃君璧、溥心畬、廖繼春、林玉山、廖繼春、馬白水、李澤藩、孫多慈、宗孝忱等畫家,也與鄭善禧、彭萬墀、席幕蓉等藝術家是同學,那個年代的「師大出大師」果然名不虛傳,大師老師教出的學生,日後也都成為各擁一片天的大師。
1958年戚維義21歲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第一屆藝術專修科畢業後,分發苗栗中學實教一年,曾經擔任美術和英文老師,1959年22歲時服役於海軍陸戰隊(第八期預備軍官),退伍後即獲得美國路易維爾大學艾侖哈特藝術學院(Allen R.Hart Art Institute University of Louisville)獎學金;並赴美就讀,獲藝術碩士學位,再到華盛頓大學藝術考古學(Dep Of Art And Archeology)博士班深造,並任教於該校課兼教「中國繪畫及理論」(Introdction To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Chinese PAINTING)。
1967年30歲時與交往多年、曾經與其學習英文的中央電影公司演員唐寶雲小姐結婚,1979年42歲時父親病故,返臺定居於臺北縣五峯山,並設「靜父堂」畫室,在臺灣擔任專職藝術家。戚維義個性恬淡瀟灑,他曾說:「創作這個詞彙用不到我身上,因為我從來都沒有在創作,我都是在玩!」其童心與開朗由此可見,戚維義寫生題材的作品多半以掌握大格局為主、掌握大自然的精神,創作成分濃郁,筆墨往往淡雅簡潔,他認為自己善於對自然現象的觀察,結合對話面的思索來完成一幅畫的構圖,如果要他完完全全面對自然畫真實的寫生畫時,他往往感到不能完全表現出他心之所向的藝術品。因此與現場寫生比起來,戚維義作畫前喜歡先經過透徹地觀察後,將自然的要點寫生紀錄,回來後將自己的寫生紀錄過濾出自己喜愛的精華之後,才會完成自己理想的創作。
逍遙人間.抱樸守真
戚維義不拘小節的獨特氣質,讓朋友都稱他為「逍遙人間一畫仙」。著名畫家劉海粟到訪台灣,看到戚維義的字,特別到他家中拜訪,稱讚他「奇逸人中龍」。前台灣歷史博物館館長何浩天評價戚維義的繪畫蘊含兩種特質:一是大氣磅礴的大氣勢、充滿了動力的線條、以及毫不猶豫的墨韻;二是抱朴守真的真意境、流露出自然的感情、以及托物寄情的隱逸。多次邀請戚維義參展的大陸文化人士、中國社會經濟文化交流協會副秘書長黃秀峰則評價說:戚先生向自然尋根,假借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來表達自己對鄉土的情懷。
荷花和水鴨是藝術家戚維義繪畫中經常出現的主題,有人猜測這是因為他的藝人前妻唐寶雲主演電影《養鴨人家》(後唐寶雲被譽稱為「養鴨公主」)有關,他本人則是不承認也不否認,只說他畫的不是「鴨」,而是一種叫「鳧」的水鳥,與唐寶雲離婚後,雙方都各自是單身直到終老,都沒有再聯繫。
戚維義作畫時笑容開朗的像個小孩,其繪製的荷花清新脫俗又不落於窠臼,他的畫作總是自然展現出磅礡大氣的雄偉之態,曾受到中西繪畫學院式的紮實教育訓練,其畫作風格融貫中西各長而自成一局,恣意流暢的創作才情於作品上的表現更是淋漓盡致,老行家Logo設計及多款燕窩禮盒的圖騰皆出自於戚維義大師之筆。
中國人民美術出版社前社長程大利稱讚戚維義的畫「非常的放肆」,因為「這個放肆是他有本錢,對傳統文化有很深的領悟」。台灣歷史博物館前館長何浩天則說:「戚維義的畫作蘊含兩種特質:一是大氣磅礴的大氣勢,充滿了動力的線條,以及毫不猶豫的墨韻;二是抱朴守真的真意境,流露出自然的感情,以及托物寄情的隱逸。」
認識戚維義24年的好友、本身也是藝術家的前台北縣長周錫瑋表示:「戚維義是位很快樂、狂放不羈的畫家,筆常常用得亂七八糟,剩幾根毛都可以拿來畫。有一次幫101的餐廳創作,竟然帶著拖把、刷子去當畫筆,回程帶上計程車,司機還以為他是打掃的工人。我喊他『大師』,他卻回說是『大失所望』,就是這樣很可愛、不拘小節的人。」
走進臺華窯.走進第二個家
1999年開始,戚維義與藝術家也是就讀師大時期的同學何宣廣一起來到臺華窯,他被釉彩在窯燒之後不可預期的特性所吸引,他說:「在噴上鋯白的陶胚上作畫,效果有如在宣紙畫畫一般,只不過立體的陶胚比起平面的紙張,更添困難度。」十五年前,時任台北縣長的周錫瑋,用鶯歌當地陶瓷特色,邀請臺華窯董事長呂兆炘策畫「耀聚群英」大型聯展,戚維義為其中的一位展出者,他當時感性地說:「臺華窯是我第二個家,如果有一天,你有三個月沒在臺華窯見到我,那表示我已經不在人間。」
2004年時,67歲的戚維義榮獲第十一屆 總統頒授「全球中華文化薪傳獎」-中華畫藝獎。2005年,前總統陳水扁以他所繪製之花瓶致贈加拿大總統,這不但表示了他在臺華窯創作上的努力與藝術造詣受到國家級的認可與肯定,更表示了一件美好的藝術作品可以促進國際間的交流與情誼,實屬難能可貴。
2011年,戚維義被診斷罹患肺癌末期(四期),但他自小與仙佛有緣、道心堅定,所以仍挺著病體到南崁宏願精舍,腳踩著七節鋁梯,畫完法會道場的所有佈置,隔兩天才進病房做切除手術。割除掉三分之二的左肺後,4次化療、25次放療、再以西醫的標靶療法控制病情。2008-2014年 於佛光山佛陀館、北海道場、慈海禪寺、宏願精舍、台北醫學院、雙和醫院、中山醫院等繪製圖畫及壁畫,時常是出於一顆公益、無私與熱切的心,因為他認為這是他的使命。
開完刀後的兩個星期,他就馬上回到臺華窯,這讓臺華窯董事長呂兆炘等人非常驚訝,問他身體不是再休養嗎?怎麼還會回來臺華窯呢?誰知他說:「我不但來,我還要唱段平劇呢!」現場果然表演了一段。在臺華窯將近20年的創作生涯中,他繪製了超過數千件陶瓷器作品,果真是將臺華窯當成第二個家了。
佛緣既深.仙佛同悼
戚維義喜歡收藏神像的嗜好從小時候就開始,他會在家鄉捏泥塑菩薩,將捏出來大大小小的神像頭放在割稻機上「展覽」,現在有了像樣的地方,當然要祂們住得舒服一點。」 他收藏的神像有些是拆廟的落難神明,有些是從二手店買來,神像多到擺不下,除了客廳,他還另闢了一間「神明廳」,早晚一柱香,算是聊表心意,其實戚維義本身沒有特別宗教信仰,他照顧這些神明,只是單純個人喜好,「每次從外面回來,進入家門,心靈上就會特別平靜。」
在戚維義與肺腺癌病魔纏鬥之時,他從來不願意表現出讓人擔心的樣子,而時常以說笑話、唱歌等方式逗樂周圍的人。臺灣美女藝人蕭薔今(2019)年一月才開始跟戚維義學習作畫,不料短短的時間卻與恩師天人永隔,她說:「在畫畫的過程中,因為有戚老師在我身邊,不管我畫了什麼,然後只要再加上他的神來之筆,這幅畫才會是一幅傑作,但是她卻突然過世,真的好突然。」
美女的眼眶中噙滿淚水,更是讓人動容,回憶她於2019〔珍世天使〕慈善年曆簽名會在宏願大千世界與恩師戚維義一起創作的場景,彷彿還是昨天的事。宏願大千世界的主持釋本藏師父,是與戚維義相知相交最深的佛門人士,直至發現其肺腺癌轉移之前的最後一刻,戚維義仍在「宏願大千世界」繪製巨幅荷花〈天鵝之歌〉,現在則成為其告別人世的最後遺作。
在「宏願大千世界」創建初期為經費苦惱時,戚維義豪氣地說:「可用我的畫來換『宏願大千世界』的土地。」佛寺的抄經房,也由戚維義題以「抱甕灌園」,命名「灌園草堂」。「甕」字,將「維義」嵌入字中。一語雙關,猶如灌溉「宏願大千世界」園地,也灌溉生命的福田。在他肺腺癌復發過世時,釋本藏師父也為戚維義舉辦音樂會進行追思,以示對這位老友的感念。
戚維義簡介
戚維義,1937出生於浙江省,出生時父親靜公擔任寧波警察局長;抗戰勝利後父親轉任上海警察分局長,舉家遷居上海,1949年遷臺就讀東門國小、師大附中、大同中學;隨前河南大學校長王廣慶監察委員學習古文、繪畫理論與書法。1958年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第一屆藝術專修科畢業,後分發苗栗中學實教一年。1963年進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藝術學系,受教於溥心畬、黃君璧、廖繼春、馬白水、李澤藩、林玉山、孫多慈、宗孝忱……等老師門下,畢業後,進美國艾倫哈特藝術學院獲碩士學位,並進入聖路易華盛頓大學藝術考古系博士班研究。畢業後獲美國艾倫哈特藝術學院(Allen R Hart Art Institute)獎學金,碩士畢業後就讀華盛頓大學(Washington University)藝術考古學系(Dep of Art and Archeology)博士班,並在此開課兼教「中國繪畫及理論」(Introduction to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Chinese Painting)。1969年追隨紐約前衛畫家Carl Holty教授學習。1987年擔任「樂山文化基金會」董事,戮力推動臺灣文物之保護修復,並設置獎學金,獎助失學青年,關懷弱勢、環保等公益活動。1988年擔任「臺灣省立美術館」(國美館)第一屆典藏委員,協助完成開館典藏任務。2003年應聘授課於「宏碁電腦」贊助之「樂彩傳愛」以特殊教育教導聾啞學生「走出寂靜,彩繪聲音」。2004年榮獲第十一屆總統頒授「全球中華文化薪傳獎:中華畫藝獎」;任臺北市「創揚社會福利關懷協會」常務理事,設置獎學金輔導失學青年等社福工作;公視、大愛等電視臺專訪及繪畫報導,並由東森電視臺製作「各領風騷」上下兩集,對個人之繪畫、理念及傳承記敘甚詳。2008年擔任「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評審;榮獲佛光山星雲大師頒授「功德主」榮銜,並於慈海禪寺教導「青少年戒護學生」。大師生畢生許多繪畫作品參與佳士得、宇珍、傳家、慶宜、景薰樓、慈濟、震災等拍賣及義賣。一代宗師典範,流芳百世。
Box
戚維義簡歷 來源:非池中藝術網
戚維義 Chi, Wei-yi
1937 出生於中國浙江省
1963 國立師範大學 藝術學系
美國艾倫哈特藝術學院 碩士
聖路易華盛頓大學藝術考古系 博士班研究
1937年生 出生時父親靜公擔任寧波警察局長。
1945年8歲:抗戰勝利後父親轉任上海警察分局長,舉家遷居上海,每日隨父親學習書法與太極劍拳。
1949年12歲:遷臺就讀東門國小、師大附中、大同中學。隨前河南大學校長王廣慶監察委員學習古文、繪畫理論與書法。
1958年21歲: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第一屆藝術專修科畢業後分發苗栗中學實教一年。
1959年22歲:服役於海軍陸戰隊(第八期預備軍官)
1963年26歲: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藝術學系(受教於溥心畬、黃君璧、廖繼春、馬白水、李澤藩、林玉山、孫多慈、宗孝忱……等老師),畢業後獲美國艾倫哈特藝術學院(ALLEN R HART ART INSTITUTE)獎學金,碩士畢業後就讀華盛頓大學(WASHINGTON UNIVERSITY )藝術考古學系(DEP OF ART AND ARCHEOLOGY)博士班並開課兼教「中國繪畫及理論」(INTRODCTION TO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CHINESE PAINTING)。
1967年30歲:回臺與中央電影公司演員唐寶雲小姐結婚(寶雲不幸於1999年病逝臺北)。
1969年32歲:於紐約市皇后區購屋定居,並繼續追隨紐約前衛畫家Carl Holty教授學習。
1979年42歲:父親病故後返臺定居於臺北縣五峯山,設「靜父堂」畫室。
1985年48歲:臺北市立美術館「國際水墨畫大展」邀請展。
1987年50歲:擔任「樂山文化基金會」董事。十餘年來推動臺灣文物之保護修復,並設置獎學金,獎助失學青年,關懷弱勢、環保等公益活動。
1988年51歲:擔任「臺灣省立美術館」(國美館)第一屆典藏委員,協助完成開館典藏任務。
1990年53歲:後十年間於亞洲、國際……等畫廊個展。作品參與佳士得、宇珍、傳家、慶宜、景薰樓、慈濟、震災……等拍賣及義賣。
1996年59歲:「國父紀念館」中山畫廊六畫家邀請展。
1997年60歲: 「臺北市立美術館」歐、亞、美,十四人邀請展。
2003年66歲:應聘授課於「宏碁電腦」贊助之「樂彩傳愛」……看得見的聲音,以特殊教育方法教導聾啞學生「走出寂靜,彩繪聲音」。
2004年67歲: (一)榮獲第十一屆 總統頒授「全球中華文化薪傳獎」-中華畫藝獎。
(二)擔任臺北市「創揚社會福利關懷協會」常務理事,設置獎學金輔導失學青年等社福工作
(三)公視、大愛等電視臺專訪及繪畫報導,並由東森電視臺製作「各領風騷」上下兩集,對個人之繪畫、理念及傳承記敘甚詳。
2005年68歲:北京「中國美術館」個展。
2006年69歲: (一)上海「上海美術館」個展。
(二)獲聘鄭子(鄭曼青)太極拳研究協會顧問。
2008年71歲: (一)擔任「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評審。
(二)由民視電視臺製作「豪宅旗艦王」節目於宅中訪問記錄。
(三)榮獲佛光山星雲大師頒授「功德主」證書。
(四)於慈海禪寺教導「青少年戒護學生」。
2010年73歲:鶯歌臺華窯典藏空間陶瓷個展。
2011年74歲: (一)擔任全球城市小姐選拔大賽「藝術美學」顧問。
(二)罹患肺腺癌(四期),治療前後數年完成佛光山佛陀館、北海道場、慈海禪寺、宏願大千世界、臺北醫學院、雙合醫院、中山醫院……
等公益大型壁畫及圖畫–善行義舉深得社會好評。
2014年77歲: (一)參與海峽兩岸十八大省巡迴展,聘為「藝術顧問」獲頒「藝術先鋒」名號。
(二)於北京「釣魚臺國賓館」舉辦個展及臺灣「超意識現代派書畫家戚維義先生書畫發表會」。
2015年78歲:第二次於北京「釣魚臺國賓館」舉辦個展及「當代中國美術大師戚維義先生書畫研究會」。
2017年80歲: (一)於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辦個展及「逍遙人間–畫仙–臺灣著名水墨畫家戚維義先生藝術研討會」。
(二)臺中國璽藝術「戚維義–浮生八十書畫展」。
Box
戚維義展覽 來源:非池中藝術網
• 2019
【淡泊之豐—臺華窯彩瓷渲染創作聯展】 ,臺華藝術中心 ,新北市 ,台灣
• 2018
【十二生肖藝術家彩繪助學特展 台北首展】 ,學學文化創意基金會 ,台北市 ,台灣
• 2018
【春滿乾坤—花卉彩瓷聯展】 ,臺華藝術中心 ,新北市 ,台灣
• 2017
【天地之心—戚維義彩瓷創作展】 ,臺華藝術中心 ,新北市 ,台灣
• 2017
【「戚維義–浮生八十書畫展」】 ,國璽藝術「美麗臺灣藝術空間」 ,台中市 ,台灣
• 2017
【群英薈萃 】 彩瓷展 ,福華沙龍 ,台北市 ,台灣
• 2017
【ART TAICHUNG 2017 台中藝術博覽會】 ,國璽藝術「美麗臺灣藝術空間」 ,台中市 ,台灣
• 2017
【波光淋漓-鄭善禧、戚維義、洪仲毅彩瓷創作聯展】 ,臺華藝術中心 ,新北市 ,台灣
• 2016
【春花秋實】臺華藝術家彩瓷35週年特展 ,臺華藝術中心 ,新北市 ,台灣
• 2013
【戚維義-現代水墨書畫展】 ,青雲畫廊 ,台北市 ,台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