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詩經·衛風·有狐》白話詳解 徐偉珍撰

 

詩序解釋

 

今天要講解的內容是《詩經·衛風·有狐》,詩序:「《有狐》,刺時也。衛之男女失時,喪其妃耦焉。古者國有凶荒,則殺禮而多昏,會男女之無夫家者,所以育人民也。」衛之男女失時,意思是衛國的男女,到了適婚年齡還未婚配,失去最好結婚的時機;喪其妃耦,指的是配偶喪生,這兩種原因,造成當時單身的社會狀況

 

怎樣的人會失去最好結婚的時機像是《蝃蝀》勸女子不要隨意跟男人私奔,因為這樣的女子是沒有人敢娶她過門的在古代社會中,貞潔就是女性的信譽,女子跟人私奔後被拋棄,最後也沒法再嫁,因此只要是偷情、私奔過的女性,就會喪失名節、失去信譽

 

《詩經《中一再顯示淫亂一直是衛國很嚴重的問題,例如我們之前有講過諷刺衛宣公與宣姜並為淫亂的《匏有苦葉》,衛國公室淫亂,上行下效,影響人民,這也體現在《桑中》中,上自貴族、下自平民,都開始互相在偏僻的桑林中偷情,使很多人失去配偶,有些人的配偶可能跟其他人跑了、私奔了,也有些人可能窮盡一生都在尋找家中突然消失的配偶;也可能有一些人,像是《氓》中的,少女跟情人戀愛,沒有經過正式婚配就過去情人家中擔任妻子的角色,誰知道後來情人移情別戀,她也因為當時沒有經過明媒正娶就跟人私奔了,於理不合,也不可能回娘家,造成無所歸依的處境

 

而配偶喪生的原因有很多,最正常的原因在於一方因病或是年老而死去,但如果是正常」失偶的狀況,不至於造成太過嚴重的社會問題,因此配偶喪生的真實原因,就成為有待討論的社會問題像是自縊,如夷姜失寵於莊公而自戕,一些平民百姓的妻子或丈夫,也有可能因為另一半與其人相好私奔而自我了斷,而導致配偶喪生

 

戰爭是常見的非自然死亡,像是《雄雉》就是諷刺衛宣公因為自身淫亂而不顧念國家大事,導致戰爭頻仍,出外征戰的士兵久久不能回家造成許多曠夫怨女曠夫與怨女代表的就是大齡而未成家室婚配的男女這就是因為戰爭而造成的男女失時,也或許就因為征戰而喪其妃耦」了,老百姓不能安家,這可以說是一種「國難」,也就是《有狐》本詩中強調的身為執政者應該要從古代汲取經驗治國古者國有凶荒,則殺禮而多昏,會男女之無夫家者,所以育人民也。」

 

這是引用周禮·地官司徒》中的《大司徒》、《媒氏》的經驗。《大司徒》列有遇災荒時的十二條政策,其中第十條便是多婚多婚」讓失時或喪偶的男女有再次成家的機會,由於市政府倡導,所以不必受社會價值觀所指責,這樣的制度讓單身男女可以成家,以增長國內人口,這裡的「所以育人民也」,就是只讓人民的人口能有所繁衍

 

本詩講解

 

在封建時代的農業社會,講究人丁興盛、無後為大的價值觀深植人心,同時也代表一國之國力的象徵,即使到現在,也仍然有鼓勵生育的政策推行,因此可知,單身」在當時的政治環境下,除了單身者本身的孤單與寂寞之外,也足以造成一國之國安問題,而身為一國之君,竟然忽視這樣的「國安問題」,也不從古代經驗藉鑑,是應當被責備的,這首可愛的小詩正是以人民寂寞的心理狀況,責備國君不能夠正視國家問題並予以解決。

 

《詩經·衛風·有狐》共三章章四句:「有狐綏綏,在彼淇梁。心之憂矣,之子無裳。有狐綏綏,在彼淇厲。心之憂矣,之子無帶。有狐綏綏,在彼淇側。心之憂矣,之子無服。前面第一句都是有狐綏綏」、第三句都是心之憂矣」,有變化的是二、四句,以下分段解說。

 

第二句在彼淇梁在彼淇厲在彼淇側」,其中石絕水爲「梁」,旱石為「厲」,淇側,就是水的一側,指岸邊。什麼是石絕水之處?就是石岸、岸邊;什麼是旱石之處?就是乾掉的石頭所在的地方,乾掉的石頭所在的地方是哪裡?還是岸邊。所以「在彼淇梁在彼淇厲在彼淇側」都是指在淇水的岸邊,淇水是衛國最重要的一條河流,故事主人翁要站在哪裡,才能看到淇水的岸邊?答案是淇水的對岸,所以主人翁與其注視的視角,分別在淇水的兩岸,因此以主人翁的視角解釋「在彼淇梁在彼淇厲在彼淇側」,應當為在淇水的對岸。

 

第三句「心之憂矣」,指主人翁心中憂鬱、擔心的對象是第四句「之子無裳之子無帶之子無服」,之子」指的是這個人就是沒有,憂慮這個人沒有什麼?「服」「上衣下裳」「裳」是下身所穿的衣物;「帶」是指「腰帶」,用來繫綁衣服所用的長條物;「服」是衣裝、衣裳總稱,因此「服」所指的都是衣服,帶原本是腰帶,在此也借代為衣服。

 

因此,我們可以知道,只要翻譯其中一章,就可以了解全三章的意思,關鍵的是第一句「有狐綏綏」有三種不同的解釋,也會造成整首詩的審美意趣有所不同。有狐綏綏,有行走遲緩之意。朱熹《詩集傳》:狐者,妖媚之獸。綏綏,獨行求匹之貌。狐綏喻婦女淫亂。」因此朱熹認為有狐綏綏是主人翁看到一隻孤單的狐狸獨行,希望有個伴侶可以跟牠並行(匹行)之意

 

在這樣的解釋之下,全詩的解釋為,故事的主人翁看見在淇水的對岸,有一隻狐狸踽踽獨行,她的心中很憂鬱,在淇水對岸的這個人,沒有衣服可以穿從主人翁憂慮這個人沒有衣服穿,可見這是由女性視角所做的觀察,古代是男耕女織的農業社會,女性要做衣服給家人穿,這位女性擔心某個人沒有衣服穿,並不是真的擔心他沒穿衣服,而是擔心沒人給他做新衣服,為什麼沒人給他做新衣服因為他還沒成家因此這首詩描述的是一位女性憂慮自己與另一位男子的單身、無法結合

 

正義曰:有狐綏綏然匹行,在彼淇水之梁,而得其所,以興今衛之男女皆喪妃耦,不得匹行,乃狐之不如。傳綏綏,匹行貌。」《正義》跟《》都認為「有狐綏綏」是狐狸成雙成對並行的樣子,因此整首詩中,一位女性看到狐狸在淇水對岸成雙成對的行走,而女子與思慕的對象不能夠婚配,只能眼巴巴地在淇水的對岸遠遠望著他,擔心他有沒有衣服可以穿。

 

在《荀子·儒效》中說道:綏綏兮其有文章也。楊倞注:綏,或為葳蕤之蕤。有狐綏綏在這裡的意思是,女方在淇水對岸看到狐狸身上的毛,長得茂密繁盛,而她擔憂的那個人,卻沒有衣服可以穿人比起動物來,反而更加的難堪與不如啊為什麼那個人沒有衣服穿,因為他沒有婚配,自然沒有妻子可以為他做衣服了,這也是藉由人比不上動物,而傷己單身未能成家的情緒。

 

狐狸與衣服的象徵

 

之前講解過《詩經》的許多篇章,我們可以了解,《詩經》用詞遣字與象徵的動植物,都是樣樣斟酌,為什麼《有狐》本詩以狐狸的行走為起興那絕對不僅僅是朱熹所說的,狐狸是一種妖媚之獸而是其強大的生殖繁衍能力正好可以跟衛國這時的男女怨曠形成對比,許多人或是喪偶、或是失時,而導致人口無法繁衍相較起來人還不如狐狸啊

 

另一方面,之前講過的《詩經‧國風‧邶風‧旄丘》:「狐裘蒙戎,匪車不東。」、《禮記‧玉藻》:「錦衣狐裘諸侯之服。」狐裘象徵諸侯貴族大夫的毛皮外衣於詩上的有狐綏綏」三解釋,便可解釋為,連貴族都失偶(獨行求匹)、只有貴族有配偶(匹行、毛髮茂盛)。若從這一層面觀之,《詩經·衛風·有狐》所描述的社會現象,既然上自諸侯、貴族、大夫,平民就更不用說了

 

古代的「成人」觀,幾乎可以說跟「成家」觀是一致的,「男大當婚、女大當嫁」,「成家」也算是一種「成人」的象徵。因此《論語.顏淵》:「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其中「成人之美」時常被解釋為促成他人的姻緣」。

 

為什麼《詩經·衛風·有狐》的女子一詠三嘆,擔心對方沒有衣服穿?在古代「男耕女織」的社會分工之下,女性織布維持生計,也有幫家人做衣服的責任,所以一個家庭如果沒有「男耕女織」的基本分工結構,也代表家庭的不完整,可見「成家」的重要。

 

以動物來說「皮之不存,毛將焉附」,比喻事物失去了藉以生存的基礎,就不能存在。因此「有狐綏綏」在此詩來講,若解釋狐狸皮毛旺盛潤澤,就一定是有匹偶的狐狸,男子沒有衣服穿,則一定是因為沒有配偶所導致,家裡沒有女主人,使得一個家庭不完整,家庭不完整,也就是國家的不完整,因此「心之憂矣是由人民個人的傷悲而衍伸至憂國憂民之情

 

韓詩外傳:「四體不掩,則鮮仁人。」身上沒有衣服穿,社會上就很少有仁愛的人說明衣裝是人類的根本需求,如果人類沒有衣服穿,那要有「人性」是很難的事情了,衣服是文明的表徵、是人與獸的區別、是人民的基本需求,也是「成人」、「成家」的表徵

 

《世說新語.任誕》劉伶在家招待客人,卻全身裸體,客人恥笑他,他卻說 :「我以天地為棟宇,屋室為褌衣,諸君何為入我褌中!」(我以天地為家而我的家為內褲你們怎麼跑到我的內褲裡來了)可見「家」在某種程度上,是「衣服」的象徵,也是「成人」的根本。

 

本詩以衣服比喻屋子,屋子比喻成家,女子憂慮對方沒有衣服穿,實乃憂鬱自己沒辦法嫁給他,不能成家。而在《毛詩序》中認為,一國之中單身男女過多,國君應當有所作為,正如之前提及的「皮之不存,毛將焉附」,人民是一個國家國力的基礎,如果這個國家的人民無法成家、人口無法繁衍,也會影響國家的軍隊與動能,執政者不知道借見古代賢者、處理國內社會問題,足見委婉諷刺之意。

 

因此本詩結構可簡寫為憂慮男子無成衣->憂慮男子無成家->憂慮國內人口不生

                                                                     (109.11/24-25)

投影片1.JPG

投影片2.JPG

投影片3.JPG

投影片4.JPG

投影片5.JPG

投影片6.JPG

投影片7.JP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徐偉珍老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