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詩經•國風•王風•黍離》到底是誰呼之欲出 徐偉珍撰

 

今天要為大家講解白話詩經的主題是《詩經•國風•王風•黍離》,為迎接2021年的元旦,我在這次的影片有些許改變,像是增加自己製作的動態圖像、與我繪製的《黍離》插圖,還有增加字幕等,製作時間也比較長,希望能夠將《詩經》白話講解系列節目能夠順利推廣出去。

 

關於《黍離》的解釋,在郭沫若《中國古代社會研究》中認為是舊時貴族悲傷破產而作;余冠英《詩經選》認為是流浪者訴述憂思;藍菊蓀《詩經國風今譯》認為是愛國志士憂國怨戰;程俊英《詩經譯註》則認為是難捨家園,本次講解由詩序的題旨,層層剝解,與大家共同探討此詩的審美趣味。

 

詩序:

《黍離》,閔宗周也。周大夫行役,至于宗周,過故宗廟宮室,盡為禾黍,閔周室之顛覆,彷徨不忍去,而作是詩也。

 

《黍離》是描寫憐憫宗周王室的詩所謂宗周,就是西周這一首詩是描寫西周與東周分道揚鑣之後的故事本詩是分類在《詩經•國風•王風》的第一篇什麼是<王風><王風>就是在王城畿內附近百姓人家所採集而來的歌謠,畿是國都或古代君王所管轄的地方。王城是東周王城雒邑畿內方六百里之地其故址在今河南省洛陽縣城西一帶因此這首詩的的背景為西周滅、東周立有關

 

那西周是怎麼滅?東周是怎麼立的呢?眾所周知西周滅於周幽王的荒淫無道《呂氏春秋》提到周幽王想要褒姒笑而「擊鼓戲諸侯」《東周列國志》提到周幽王想要褒姒笑,而有烽火戲諸侯。它們的共同點就是周幽王為迷戀不愛笑的美女褒姒想盡辦法要讓她笑,用荒誕的方式惹怒諸侯國的國君們,失去了信任,在犬戎入侵時無人想要前去救援,因此導致西周滅亡。

 

但在2012年初,清華大學整理獲贈的戰國竹簡(「清華簡」)時將上述猜測給推翻西周滅亡的真正原因是由於周幽王寵愛褒姒廢正室申后與太子宜臼改立褒姒為后,以其子伯服做太子

 

西元前771被廢的太子宜臼投奔申國申侯、魯侯及許文公便共同擁立他為周平王一國無法容忍二主周幽王為鞏固伯服的太子地位與太子伯服一起討伐申國要求交出周平王

 

但是申侯是申后的父親周平王的外公哪裡肯把親外孫交出去呢於是奮起抵抗剛好在這個時候繒國投降西戎,與西戎一道攻打幽王在申國繒國西戎三面夾擊之下西周滅亡了

 

西元前770年,由於西周的首都鎬京在戰後已殘破不堪周平王為避犬戎入侵在晉國和鄭國的支持下遷都雒邑史稱「平王東遷」。周朝至此以後,為史家稱作「東周」。

 

繼續來看後面詩序:周大夫行役,至于宗周,過故宗廟宮室,室之顛覆,彷徨不忍去,而作是詩也。指的是東周的大夫在出兵打仗的時候經過鎬京,也就是昔日西周的宗廟宮室時發現了原本應當豪華富麗的這些宗廟宮室在戰後長滿了穀類的農作物對於原本像是西周這樣的泱泱大國如今卻落魄成廢墟詩人內心感受無限唏噓在此流連忘返不忍離開因此做了這首詩

 

《國風·王風·黍離》

彼黍離離,彼稷之苗。行邁靡靡,中心搖搖。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悠悠蒼天,此何人哉?
彼黍離離,彼稷之穗。行邁靡靡,中心如醉。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悠悠蒼天,此何人哉?
彼黍離離,彼稷之實。行邁靡靡,中心如噎。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悠悠蒼天,此何人哉?

 

本詩有三章,章十句每一章的第一句都是彼黍離離」,正是此詩《黍離》之命名什麼是《黍離》?黍和後面的稷都是一種穀類農作物例如《三字經》:稻粱菽,麥黍稷;此六穀,人所食」,黍稷是什麼作物呢有兩種說法一說,黍,黃米;稷,小米。另一說,黍,小米;稷,高粱。

 

總之,黍、稷都是穀類農作物,離是茂盛濃密的意思,《黍離》是指像是黍這樣的穀類農作物,在昔日西周宗室宮殿宗廟的台階上,生長的濃密茂盛的樣子,本詩以景寫情,表達一種今不如昔的亡國哀嘆。成語「黍離之悲」典故就是從本詩而出,指國家殘破,今不如昔與國破家亡之痛。還有一句成語黍離麥秀」出於《清史稿·卷五○○·遺逸傳一·莊元辰傳》以黍離形容蒼涼荒蕪的景象以麥秀比喻懷念故國並用黍離麥秀來感嘆亡國。

 

此詩每章句首都以「彼黍離離」作為起興興就是興起一種情感怎樣的情感?昔日的首都宮殿如今已長滿農作物、殘破不堪,因此興起一種國破家亡的情感再來看每章的第二句「彼稷之苗、彼稷之穗、彼稷之實」,是新芽、是植物莖端成串聚生的小花或果實但後方有」,為表示句子之跌宕,將「」翻譯成抽高的作物、是結成穀類的果實

 

」、「代表一種時間的流轉以時序來說苗是6月、穗是7月、實是8因為此詩作於周大夫行役所以有人認為本詩是在埋怨戰爭歷時之久遠其實不管戰爭是否歷時之久遠當頹圮的宮殿可以長出茂盛的農作物時可看出彼時宗周的荒廢有一段不算短的時間了也有學者認為不用拘泥於時間因為在以前來說詩經的詩是用唱的,因此在詩經時常會以換字的方式讓整個曲調更活潑生動所以在苗、穗、實上不必太糾結

 

各章第三句行邁靡靡行跟邁都是走的意思靡靡是遲遲之意行邁靡靡指的是走了又走但是走得很慢為什麼走得很慢因為不忍離開這個地方所以在這個地方停留走動

 

三個章節的第四句分別是中心搖搖中心如醉中心如噎中心就是心中搖搖就是不安中心搖搖就是心中不安那麼中心如醉是什麼意思呢醉有迷戀的意思中心如醉就是他心裡迷戀這個地方那中心如噎呢噎是咽喉因哽有異物而透不過氣來中心如噎就是他心裡就像是哽有東西感到心裡很悶卻又無法說明白也就是說他心裡很有事

 

各章最後一句:「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悠悠蒼天,此何人哉?則跟第一句一樣三章三句相同有首尾呼應的作用在這就像我們平常唱歌也會有首尾呼應這就是歌詞的反覆韻律之美

 

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是在說什麼呢了解我的人,說我心思憂煩不了解我的人,會問我想要什麼到底想要什麼呢?也就是這一句話沒有說出口的答案,看到破被廢墟而不忍離去的原因,讓一些學者認為這是落魄貴族在緬懷自己的破產

 

這位詩人可能以前在西周很富有,可是遷到東周的時候,很多東西不是被破壞、就是無法帶走,他原本富有的身家就像現在宗周的宮殿牆垣一般,一下就沒落了。因為西周遷到東周,周王室地位跟諸侯國的國君一樣,甚至土地分封越來越小,被諸侯國比下去,所以後來會有後來春秋五霸的產生。

 

悠悠蒼天,此何人哉?悠悠是渺遠無盡的樣子蒼天是遼闊,沒有邊際的天空。「悠悠蒼天就是詩人看向無邊無際的天空時就會有一種「問天無語」的狀態像是陳子昂《登幽州臺歌》:「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當開始有「問天無語」的情緒時通常下一步詩人的準備動作就是開始「哭」了但本詩並沒有描寫出哭泣的情緒而是帶著不滿的情緒說道:「此何人哉?」他只能望著遼闊的蒼天說:「這個讓人憎恨的亡國之君到底是什麼人啊?

 

這是一種「明知故問」的寫法詩人當然知道亡國之君是周幽王但不提他的名字有很多的原因第一個原因就是加強諷刺感也就是詩經體裁風雅頌的「風」

 

幽王之亂,王室覆滅,致使東遷雒邑,喪其舊都,雖然此詩作在平王之時,但詩人主傷宮室生黍稷,誌恨幽王之敗,而寫此詩,西周喪滅,非平王之咎,故不刺平王。《論語》注云:「平王東遷,政始微弱,因此原本描述周天子有關的詩為的體裁,但在東周時周天子與諸侯齊其列位,故其詩不能復更作大雅、小雅,而與諸侯同為<國風>焉。

 

悠悠蒼天,此何人哉?不提名字的另外一個原因就是含蓄的表達不指名道姓這也正是詩經最溫柔的書寫傳統就是樂而不淫,怨而不怒,哀而不傷」,這種中庸之美的文學觀

 

本文歡迎分享,請註明作者姓名及文章來源網址:

https://mida0928.pixnet.net/blog/post/329759587

 

有鑑於筆者多篇文章被兩岸多人竊盜更名為他人所作,任意營利販售,因此不註明出處任意複製貼上者,如被發現惡意剽竊者,一字賠100請謹慎為之

 

 

請大家可以去聽線上說明

https://youtu.be/zfeAbNYGc8k

歡迎大家加入我的臉書社團

「古文 文言文 教學資源分享」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629614004246759

並在我的粉絲專頁

「徐偉珍老師」幫我按個讚

https://www.facebook.com/%E5%BE%90%E5%81%89%E7%8F%8D%E8%80%81%E5%B8%AB-111728082201295/business_app_store

 

 

arrow
arrow

    徐偉珍老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