脈輪療法有效嗎?羅佩禎教授告訴您 徐偉珍撰1993字
引言
現代醫學發達,但是醫學也有盲點,比方像基因或是腦神經、或是細胞、器官等等,只要有一點小小的障礙,生命就可能受到威脅,身體就會不健康。很多腦性麻痺的兒童或是失智老人,都是因為大腦的失能或退化而產生障礙,但醫師也束手無策。
內文
脈輪療法有相當多成功案例,尤其「台北特殊教育關懷協會」成立之後,在釋迦牟尼佛救世基金會的指導之下,該協會開設了一些特別的課程,幫助一些腦性麻痺、泛自閉症障礙、注意力不足過動症、唐氏症、和學習遲緩症的孩子,在禪宗宗師悟覺妙天禪師加持之下,這些學童展現了長足的進步,有一些已經可以說出包含了複雜字彙的完整句子來表達他們的感受,據他們的父母說,過去他們是做不到的,有一些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的孩童也能夠專注他們正在做的事,這個「光加持」療法的機制可以解釋為光加持的能量,對這些學童引發正向神經化學變化、大腦血液流動、以及大腦功能性的活動力,本期《獨家報導》特別邀請到交通大學羅佩禎教授,對我們闡述她對脈輪療法的相關科學驗證。
張淯 社長:
請問羅教授,現代人因為工作壓力常常會有文明社會才有的疾病,也就是所謂的「文明病」,又被稱為「慢性病」,請問根據您的研究,禪修對慢性病是否可以改善呢。
羅佩禎教授:
禪修養氣的確可以讓身體健康,但是必須要有正確的老師、正確的方法與正規的禪法傳承的禪法,才可以幫助我們調整自己的身心狀態,調整到最佳狀況。
印心禪法的禪定,是從2500年前釋迦牟尼佛在靈山法會上傳給禪宗初祖摩訶迦葉尊者,直到禪宗28祖、中國禪宗初祖菩提達摩祖師將「佛心印心、佛心禪心」的印心禪法法脈東傳後,傳到悟覺妙天禪師為禪宗85代宗師、渡海來台的台灣禪宗初祖,而妙天禪師為打破宗教隔閡、傳承印心禪法,近年又新創辦了聖光禪教會,將傳統的印心佛法,普傳到各個宗教中去。
根據我的研究,透過有師資教導、有法脈傳承、按部就班的正確方法之正宗禪定的訓練,禪行者會在他們自己的心內發現佛心印的光,而這些光即可用來優化他們身心健康,禪行者可以有效的運用既有力又自然的脈輪療法來保健,甚至還可以治癒一些長期慢性的疾病。
張淯 社長:
請問羅教授,我們知道禪坐可以紓解工作壓力,但大部分的人仍靠運動來紓壓,唯有少數人,如自發性氣胸的患者,無法靠運動來紓壓,請問禪定可以改善發性氣胸嗎?
羅佩禎教授:
根據我的了解,禪定可以改善發性氣胸,像是45 歲的羅先生在高中的時候有自發性氣胸的毛病,從那時開始他就無法再去從事最愛的打籃球和慢跑的運動,由於缺乏可治癒的方法,他生活在無法預測發病的威脅之下,他在 23 歲時開始習禪,之後發病的頻率開始下降,一年半之後,這個惱人的問題終於離他而去,他的復原歸功於禪心和二空脈輪的禪定,啟動了(手太陰)肺臟的經絡。
張淯 社長:
請問羅教授,工作壓力導致的失眠、好發脾氣等情緒問題,可以透過禪修改善嗎?
羅佩禎教授:
可以的,在我的研究當中,就有一位41 歲的簡小姐,當她就讀於法律系時,由於壓力大而造成長年的失眠和偏頭痛,時常會引起完全失控的大發脾氣,醫藥無法減輕她失眠和頭痛的問題。禪修兩年之後,經由禪心 、明心脈輪共振禪定的練習,她的這種心理引發生理的問題完全治癒。
張淯 社長:
請問羅教授,有些人因為工作壓力大、身體機能失調、時常必須服用類固醇調節體質,但是類固醇服用過量時會有副作用,長期下來也會影響身體健康。請問禪修的可以使身體健康獲得調節,進而可以不必再依賴像是類固醇這樣的藥物嗎?
羅佩禎教授:
是的,就我所知的一位45 歲的邱小姐,在 30 歲事業剛起步的時候,就深受風濕性關節炎之苦,她花了 6 年的時間嘗試不同方式的治療,結果都無效,她無法走路,幾乎都要靠類固醇和免疫藥物來應付長期關節的疼痛,修行印心禪法十脈輪禪定幫助她回複正常生活,她不再使用類固醇,免疫藥物,以及止痛藥。現在邱小姐可以走路,也過著一個正常而健康的生活。
張淯 社長:
請問羅教授,之前悟覺妙天禪師有跟我們談過,老年痴呆症是由於用腦過度所致,而我們現代社會工作繁忙,也時常有用腦過度的問題,是老年痴呆症的高危險群,請問您的研究個案中,有禪修治療老年痴呆症的例子嗎?
羅佩禎教授:
有的,84 歲的洪老太太在 6 年前患了癡呆症,她常常找不到回家的路,情況越來越嚴重而讓她家人擔心,洪老太太在 2009 年開始修禪定,腦部三輪一體的禪定加強她的腦力並增進她精神方面的健康,她不再會找不到路回家。
張淯 社長:
請問羅教授,許多人因為長期工作、用眼過度而造成視網膜病變,請問禪修可以改善嗎?
羅佩禎教授:
就我所知,一位韓國的資深工程師尹先生,由於視網膜病變無法醫治,幾乎失明。在 2012 年他出差到台灣來的時候,有人介紹他來修禪定,根據他自己描述,當他禪定時,禪宗宗師從他的法眼脈輪加持,他感受到眼睛有很奇特的光,在某些時刻光非常的明亮,之後他的視力就恢復了。事實上,很多禪行者也使用法眼脈輪療法活化他們的眼睛,而減緩近視、遠視、或是散光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