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本文刊豋在2010年行天宮4月份雜誌)
正當曹植深深為洛神的美貌癡迷時,洛神突然從靜止的畫面裡跳了出來,在她左邊的彩旗與右邊的桂旗之間藏匿嬉戲;又在湍急的洛川裡,伸出她纖纖的玉手採摘名貴的黑靈芝。
洛神一連串的連續動作都出現於同一畫面中,展現出長篇敘事畫的特色。洛神頑皮可愛的儀態與動作,使得洛神的「神性」變得「平易近人」了些。在這裡我們看見,明明就在同一長卷裡面,為什麼有的山還不到人的一半,有的山卻比人高呢?如同前面所說,這些「山」的作用,僅僅在於「敘事說明」而已,會因為「寫實」的需要而加以改變。同一幅畫面中,我們也可以看見有的樹還不及人身高的一半,而且各各都狀如「棒棒糖」,山石樹木也沒有紋路,僅僅用填色來表現,這也是當時繪畫發展尚未成熟的特點。
曹植傾慕洛神的美貌,欲解下腰間的玉佩與她定情。洛神也接受了曹植的感情,約他在水中相會。但曹植想起前人鄭交甫被兩位仙女欺騙感情的事情,因擔心自己受騙,於是躊躇不前,只能深情與洛神對望。
我們可以明顯地自畫面中看見人與神的距離。洛神衣帶飄飄,彷彿隨時都會乘風而去般,她身纖體盈,衣服在她身上彷彿沒有重量,甚至看起來像是幫助她騰風而飛的道具;於旁邊的曹植一行人來比較,我們可以看見曹植一行人穩固地與地面緊緊相依,衣袖沉甸甸地掛在身上,既沒有被風吹拂的衣帶,也沒有如同可在淩波中微步的輕靈體態,加深了「人」實實在在、只生存於陸地而無法超脫自己自身處境的存在感與無奈。
洛神看見曹植前後的變化,悲傷地發出長長地嘆息,這嘆息聲自然不同於凡人,清悅而悲哀,彷彿帶震動了洛川周圍的整個自然環境,也驚動了眾神。
這時風神停止吹拂、河神使河面歸於平靜,黃河之神擊鼓,女媧以歌和之。眾神在此都對美麗洛神哀怨的清音做出了反應,可見洛神的舉手投足間對於自然的諸神影響是何等的大,藉由為洛神忙碌的諸神來看,更襯托出洛神的清靈高貴。
畫面中我們可以看到風神「屏翳」有著龍的頭、獅虎般強而有力的利爪與人的身體,祂乘雲而來,手腳在空中揮舞著,虎虎生風,可看出正奮力地對風進行調度差遣。水神「川后」,不同與風神的剛強外貌,是一位文弱的書生,和風神的張牙舞爪相比,祂不疾不徐地拿起祂的鉤狀神器震服波濤,似乎不費什麼力氣,與風神恰巧是一剛一柔、一狂放一文靜的對比。黃河之神「馮夷」在上古神話是「人面魚身」的形貌,在這裡則與在上古神話以「人面蛇身」的女媧一同都化身為具有人的形體、風度翩翩的神祇。
眾神這些大費周章的工作究竟有何涵義呢?這一切都是為了引起洛神的關注,要洛神不要沉迷於世俗間的情愛,而是要請她收斂自己的多情、與凡人畫清界線,所以才表現出種種不符合自然規律的行為以提出對洛神的「抗議」。
繼而仙獸出現:在洛神的隊伍前端有六條龍整齊地飛舞行進,龍首以紅色與白色交互為用,可見在顧愷之的時代,畫家已經懂得用色區別前後空間的關係。引導六條龍的護衛龍在其後方驅策六條龍的行進,一方面還不忘回頭看洛神的隊伍是否跟上,祂的眼神也有防範洛神突然脫隊的叮嚀。除了前方的龍群外,在船的左右也有文魚在幫忙護航。文魚,亦稱為飛魚。與現今的飛魚相比較雖有幾分相似,一樣都有如翼的胸鰭與能飛離水面數尺的特色,但顧愷之畫中的文魚體型肥大,在頭部的地方則與龍的形象較為接近。文魚旁邊有狀似蠑螈得不知名生物,後方則有在洛神隊伍護駕的雙螭。螭也是龍的一種,祂鳥嘴鹿身,雙肩還有紅色的翅膀、四肢張揚,看來洛神隊伍行進得飛快,祂們才必須快馬加鞭的速度趕上。
在此眾仙獸以「半強制」的方式前後左右護衛洛神離去。洛神的清音引起了如此「勞師動眾」的反應,更象徵其「絕世而出塵」的美是凡人無法獨佔,一有越矩的行為,眾神定會迫使其分離。
洛神用迅雷不及掩耳的仙速離開,曹植欲駕著舟楫去追尋洛神的身影,趨著緩慢的人力舟楫,怎可能與仙速般快速消失的洛神隊伍匹敵呢?這種「明知不可而為之」的態度更顯示了曹植的癡情。
雖同樣是水面上的交通工具,但洛神搭乘的工具是如此輕盈飛快,而曹植搭乘的是如此巨大厚重,以人力一推一進的划槳方是緩慢地前進著,更加深了人神戀「不可望也不可及」的距離。
最後一捲畫著曹植的舟楫在海上不知漂零了多久,依然無法尋見洛神的身影,一行人只好捨棄舟楫,整裝上馬,返回封地。誰知道馬兒卻不肯離去,仍然心神不寧地在原地徘徊猶豫,不忍離去。
事實上怎麼可能是馬兒不肯離去呢?文學家曹植假托馬兒不肯離去來象徵自己並不想離去的心願。在顧愷之構圖的畫面中我們看到是因為曹植自己捨不得而頻頻回頭,其他駕馬的侍從為了注意主人的行為動態而將視線集中到曹植身上,受到曹植態度不寧的影響,侍從們有的身體歪斜,也間接的控制了馬的方向,加深了馬向前行進的困難度,才使得一路上走走停停、在原地盤旋。
顧愷之將這部分的情節表現得非常生動,藉由人物的動作與視線的交會來畫出馬的盤旋,而不會真的就照著曹植的原文直接畫出是馬不願意行走。可見畫家要抓住畫面的核心內涵必須有一顆靈巧的匠心,才能將人類最私密幽微的情感藉由畫筆中生出花來。
(完)
正當曹植深深為洛神的美貌癡迷時,洛神突然從靜止的畫面裡跳了出來,在她左邊的彩旗與右邊的桂旗之間藏匿嬉戲;又在湍急的洛川裡,伸出她纖纖的玉手採摘名貴的黑靈芝。
洛神一連串的連續動作都出現於同一畫面中,展現出長篇敘事畫的特色。洛神頑皮可愛的儀態與動作,使得洛神的「神性」變得「平易近人」了些。在這裡我們看見,明明就在同一長卷裡面,為什麼有的山還不到人的一半,有的山卻比人高呢?如同前面所說,這些「山」的作用,僅僅在於「敘事說明」而已,會因為「寫實」的需要而加以改變。同一幅畫面中,我們也可以看見有的樹還不及人身高的一半,而且各各都狀如「棒棒糖」,山石樹木也沒有紋路,僅僅用填色來表現,這也是當時繪畫發展尚未成熟的特點。
曹植傾慕洛神的美貌,欲解下腰間的玉佩與她定情。洛神也接受了曹植的感情,約他在水中相會。但曹植想起前人鄭交甫被兩位仙女欺騙感情的事情,因擔心自己受騙,於是躊躇不前,只能深情與洛神對望。
我們可以明顯地自畫面中看見人與神的距離。洛神衣帶飄飄,彷彿隨時都會乘風而去般,她身纖體盈,衣服在她身上彷彿沒有重量,甚至看起來像是幫助她騰風而飛的道具;於旁邊的曹植一行人來比較,我們可以看見曹植一行人穩固地與地面緊緊相依,衣袖沉甸甸地掛在身上,既沒有被風吹拂的衣帶,也沒有如同可在淩波中微步的輕靈體態,加深了「人」實實在在、只生存於陸地而無法超脫自己自身處境的存在感與無奈。
風神「屏翳」
水神「川后」
黃河之神「馮夷」
女媧
洛神看見曹植前後的變化,悲傷地發出長長地嘆息,這嘆息聲自然不同於凡人,清悅而悲哀,彷彿帶震動了洛川周圍的整個自然環境,也驚動了眾神。
這時風神停止吹拂、河神使河面歸於平靜,黃河之神擊鼓,女媧以歌和之。眾神在此都對美麗洛神哀怨的清音做出了反應,可見洛神的舉手投足間對於自然的諸神影響是何等的大,藉由為洛神忙碌的諸神來看,更襯托出洛神的清靈高貴。
畫面中我們可以看到風神「屏翳」有著龍的頭、獅虎般強而有力的利爪與人的身體,祂乘雲而來,手腳在空中揮舞著,虎虎生風,可看出正奮力地對風進行調度差遣。水神「川后」,不同與風神的剛強外貌,是一位文弱的書生,和風神的張牙舞爪相比,祂不疾不徐地拿起祂的鉤狀神器震服波濤,似乎不費什麼力氣,與風神恰巧是一剛一柔、一狂放一文靜的對比。黃河之神「馮夷」在上古神話是「人面魚身」的形貌,在這裡則與在上古神話以「人面蛇身」的女媧一同都化身為具有人的形體、風度翩翩的神祇。
眾神這些大費周章的工作究竟有何涵義呢?這一切都是為了引起洛神的關注,要洛神不要沉迷於世俗間的情愛,而是要請她收斂自己的多情、與凡人畫清界線,所以才表現出種種不符合自然規律的行為以提出對洛神的「抗議」。
六條龍並列其頭引路
引導六條龍的護衛龍在其後方驅策
文魚(飛魚)飛出水面
不知名的動物(仙獸)
在洛神隊伍後方護駕的雙螭
繼而仙獸出現:在洛神的隊伍前端有六條龍整齊地飛舞行進,龍首以紅色與白色交互為用,可見在顧愷之的時代,畫家已經懂得用色區別前後空間的關係。引導六條龍的護衛龍在其後方驅策六條龍的行進,一方面還不忘回頭看洛神的隊伍是否跟上,祂的眼神也有防範洛神突然脫隊的叮嚀。除了前方的龍群外,在船的左右也有文魚在幫忙護航。文魚,亦稱為飛魚。與現今的飛魚相比較雖有幾分相似,一樣都有如翼的胸鰭與能飛離水面數尺的特色,但顧愷之畫中的文魚體型肥大,在頭部的地方則與龍的形象較為接近。文魚旁邊有狀似蠑螈得不知名生物,後方則有在洛神隊伍護駕的雙螭。螭也是龍的一種,祂鳥嘴鹿身,雙肩還有紅色的翅膀、四肢張揚,看來洛神隊伍行進得飛快,祂們才必須快馬加鞭的速度趕上。
在此眾仙獸以「半強制」的方式前後左右護衛洛神離去。洛神的清音引起了如此「勞師動眾」的反應,更象徵其「絕世而出塵」的美是凡人無法獨佔,一有越矩的行為,眾神定會迫使其分離。
洛神用迅雷不及掩耳的仙速離開,曹植欲駕著舟楫去追尋洛神的身影,趨著緩慢的人力舟楫,怎可能與仙速般快速消失的洛神隊伍匹敵呢?這種「明知不可而為之」的態度更顯示了曹植的癡情。
雖同樣是水面上的交通工具,但洛神搭乘的工具是如此輕盈飛快,而曹植搭乘的是如此巨大厚重,以人力一推一進的划槳方是緩慢地前進著,更加深了人神戀「不可望也不可及」的距離。
最後一捲畫著曹植的舟楫在海上不知漂零了多久,依然無法尋見洛神的身影,一行人只好捨棄舟楫,整裝上馬,返回封地。誰知道馬兒卻不肯離去,仍然心神不寧地在原地徘徊猶豫,不忍離去。
事實上怎麼可能是馬兒不肯離去呢?文學家曹植假托馬兒不肯離去來象徵自己並不想離去的心願。在顧愷之構圖的畫面中我們看到是因為曹植自己捨不得而頻頻回頭,其他駕馬的侍從為了注意主人的行為動態而將視線集中到曹植身上,受到曹植態度不寧的影響,侍從們有的身體歪斜,也間接的控制了馬的方向,加深了馬向前行進的困難度,才使得一路上走走停停、在原地盤旋。
顧愷之將這部分的情節表現得非常生動,藉由人物的動作與視線的交會來畫出馬的盤旋,而不會真的就照著曹植的原文直接畫出是馬不願意行走。可見畫家要抓住畫面的核心內涵必須有一顆靈巧的匠心,才能將人類最私密幽微的情感藉由畫筆中生出花來。
(完)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