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本文刊豋在2010年行天宮3月份雜誌)
《洛神賦圖》的作者是顧愷之(約344年-405年),字長康,小字虎頭,東晉畫家,晉陵無錫(今江蘇無錫)人,出身名門望族。精通歌賦詞翰、書法音律,人稱為「才絕、畫絕、痴絕」。畫風線條流暢,謂之「春蠶吐絲」、畫風有「顧家樣」之稱,其人物「秀骨清像」,和陸探微、張僧繇是南北朝時期最重要的畫家。提出「以形寫神」、「遷想妙得」的傳神論,著有《論畫》、《魏晉勝流畫贊》和《畫雲台山記》等繪畫理論,把傳統繪畫推進了一大步。謝安認為「顧長康畫,有蒼生來所無。」唐代張懷瓘說:「像人之美,張得其肉,陸得其骨,顧得其神,以顧為最。」曾任桓溫大司馬參軍、殷仲堪參軍、散騎常侍等官職。
《洛神賦圖》內容根據三國時曹植《洛神賦》一文而作,真跡並無保存,今存宋摹本5種,分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台北故宮博物院、遼寧省博物館及美國弗里爾美術館等處。普遍認為存在北京故宮博物院的一本最完整,今天就以此本做為欣賞對象。
此圖為一長卷,縱27.1公分,橫572.8公分,以「連續畫」的方式將故事的過程完整呈現,用豐富的山水景物作為背景貫串全圖。此圖創作的時代是局勢最動盪不安的魏晉南北朝,這個時期的文人為了避免災禍崇尚清談玄學之風,因此在文學與藝術上大走浪漫主義路線,中國最有系統的畫論與各類藝術活動也在此時期獲得了極大的解放與超越,從《洛神賦圖》中也可以得見其繪畫發展與風格。由於在有限的紙幅無法一次將此畫覽盡眼底,因此在這我們將採取分段欣賞的方式為讀者們解說。
此卷開始在描述:曹植從京師返回東方的封地,路途中,翻山越嶺,到了洛河旁邊的時候,早已夕陽西斜、車殆馬煩了。
在這裡我們可以看到在前方的兩匹馬:一匹低著頭,看起來相當沒精神;另一匹馬的頭望向後方,更是懶得前進;後方那匹馬,更是賴皮,連站都不想站,將背靠在地上,腹部朝上,四蹄不停地打滾,好像在撒嬌似的,將「車殆馬煩」表現得淋漓盡致。因此,在畫面的左邊得見這一行人已經下馬休息。
古代繪畫都會把重要人物放大以彰顯其地位,其他侍從都會以相對瘦弱、矮小的姿態呈現,於此處,我們看見曹植被一群侍從簇擁著,雖然與侍從的身形差別不大,但已漸露端倪。身為主人公的曹植,雙手向後伸展,代表一種驚訝的狀態,左右侍從則分別輕托著他的衣袖,暗示其身分的尊貴。
是什麼事情使曹植那麼驚訝呢?原來當他思緒迷濛之際,看到有一位絕美佳人站在山巖邊。因為被佳人的美貌給震撼住了,只得攤開雙手,一臉驚訝。曹植問起左右侍從是否知道這位絕色美人是誰,卻沒有人能夠看得見她,只回答說曾聽過洛川有女神名宓妃,美艷異常,並且要曹植告訴他們宓妃的長相。
曹植形容宓妃身姿輕柔,像從水面上突然受驚而飛的鴻鳥一樣;衣帶隨風起舞,好像在雲霧中戲耍的龍這樣靈巧。她的氣質就像秋天新發的菊花一般有靈氣,她就像春天茂盛的松樹一樣神采奕奕。她忽隱忽現,就像偶然被輕雲覆蓋的白月;縹緲輕靈,就像隨時會被迴風吹走的流雪一般。遠遠地看,她就像自朝霞中升起的太陽一般透亮;近近地觀察,卻又好像剛從清澈的綠波中探出頭的荷花一般香遠益清、亭亭靜植…她美得極不真實,就好像是從畫裡走出來一般。
在這裡,顧愷之將形容洛神種種美貌的事物都放入同一畫面中,如:從水面上突然受驚而飛的鴻鳥、在雲霧中戲耍的龍、秋天新發的菊花、春天茂盛的松樹、偶然被輕雲覆蓋的白月、自朝霞中升起的太陽均可以得見,甚至安排的有點不合邏輯。
如果以現代的審美觀來看,畫面中的人物怎麼可以比樹與山還高大呢?松樹與菊花長的一樣高?太陽和月亮本一升一落,卻同時出現?因為,在顧愷之的時代,中國的水墨畫才剛要萌始,還沒有發展完全,他們在畫山水時,僅僅是把山水當成因應畫面中布局需要而加以點綴的「物件」,而非「實景」。因此,畫面中的布局都是為了要說明「洛神賦」這篇文章而做安排的,因此必須把文章中所提及的所有事物都在畫面中交代清楚,這就是當時的「寫實」觀念。
因為「寫實」的定義是建立在能夠將事情「敘述」清楚、「交代」完畢的基礎上,所以為了將這些東西都能有所呈現,自然無法顧慮到「比例」是否適當的問題,產生了一種「稚拙」的趣味。在這個畫面上,我們可以更進一步了解,魏晉南北朝時代的「真實」與「像」所呈現出來的效果與我們現在人心目中的「真實」與「像」有何不同。
仔細一看,在畫面中的太陽裡面還有一隻「鳥」,顯示出古人迷信太陽就是所謂的「金烏」(金色的烏鴉)的傳說。在這幅圖中我們也可以知道,魏晉南北朝時代的繪畫中包含了很多「神話」元素,除了象徵太陽的「金烏」外,在後面我們還可以看到一些只在傳說中出現的生物與神祇也都躍然於紙上。無可置疑,這些生物與神祇會出現在畫面是忠實地按照曹植「洛神賦」中所提及的景象來加以詳盡地描繪,由此也可以得見魏晉時期的文人崇尚玄學、富於浪漫的特色。
《洛神賦圖》的作者是顧愷之(約344年-405年),字長康,小字虎頭,東晉畫家,晉陵無錫(今江蘇無錫)人,出身名門望族。精通歌賦詞翰、書法音律,人稱為「才絕、畫絕、痴絕」。畫風線條流暢,謂之「春蠶吐絲」、畫風有「顧家樣」之稱,其人物「秀骨清像」,和陸探微、張僧繇是南北朝時期最重要的畫家。提出「以形寫神」、「遷想妙得」的傳神論,著有《論畫》、《魏晉勝流畫贊》和《畫雲台山記》等繪畫理論,把傳統繪畫推進了一大步。謝安認為「顧長康畫,有蒼生來所無。」唐代張懷瓘說:「像人之美,張得其肉,陸得其骨,顧得其神,以顧為最。」曾任桓溫大司馬參軍、殷仲堪參軍、散騎常侍等官職。
《洛神賦圖》內容根據三國時曹植《洛神賦》一文而作,真跡並無保存,今存宋摹本5種,分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台北故宮博物院、遼寧省博物館及美國弗里爾美術館等處。普遍認為存在北京故宮博物院的一本最完整,今天就以此本做為欣賞對象。
此圖為一長卷,縱27.1公分,橫572.8公分,以「連續畫」的方式將故事的過程完整呈現,用豐富的山水景物作為背景貫串全圖。此圖創作的時代是局勢最動盪不安的魏晉南北朝,這個時期的文人為了避免災禍崇尚清談玄學之風,因此在文學與藝術上大走浪漫主義路線,中國最有系統的畫論與各類藝術活動也在此時期獲得了極大的解放與超越,從《洛神賦圖》中也可以得見其繪畫發展與風格。由於在有限的紙幅無法一次將此畫覽盡眼底,因此在這我們將採取分段欣賞的方式為讀者們解說。
此卷開始在描述:曹植從京師返回東方的封地,路途中,翻山越嶺,到了洛河旁邊的時候,早已夕陽西斜、車殆馬煩了。
在這裡我們可以看到在前方的兩匹馬:一匹低著頭,看起來相當沒精神;另一匹馬的頭望向後方,更是懶得前進;後方那匹馬,更是賴皮,連站都不想站,將背靠在地上,腹部朝上,四蹄不停地打滾,好像在撒嬌似的,將「車殆馬煩」表現得淋漓盡致。因此,在畫面的左邊得見這一行人已經下馬休息。
古代繪畫都會把重要人物放大以彰顯其地位,其他侍從都會以相對瘦弱、矮小的姿態呈現,於此處,我們看見曹植被一群侍從簇擁著,雖然與侍從的身形差別不大,但已漸露端倪。身為主人公的曹植,雙手向後伸展,代表一種驚訝的狀態,左右侍從則分別輕托著他的衣袖,暗示其身分的尊貴。
是什麼事情使曹植那麼驚訝呢?原來當他思緒迷濛之際,看到有一位絕美佳人站在山巖邊。因為被佳人的美貌給震撼住了,只得攤開雙手,一臉驚訝。曹植問起左右侍從是否知道這位絕色美人是誰,卻沒有人能夠看得見她,只回答說曾聽過洛川有女神名宓妃,美艷異常,並且要曹植告訴他們宓妃的長相。
曹植形容宓妃身姿輕柔,像從水面上突然受驚而飛的鴻鳥一樣;衣帶隨風起舞,好像在雲霧中戲耍的龍這樣靈巧。她的氣質就像秋天新發的菊花一般有靈氣,她就像春天茂盛的松樹一樣神采奕奕。她忽隱忽現,就像偶然被輕雲覆蓋的白月;縹緲輕靈,就像隨時會被迴風吹走的流雪一般。遠遠地看,她就像自朝霞中升起的太陽一般透亮;近近地觀察,卻又好像剛從清澈的綠波中探出頭的荷花一般香遠益清、亭亭靜植…她美得極不真實,就好像是從畫裡走出來一般。
在這裡,顧愷之將形容洛神種種美貌的事物都放入同一畫面中,如:從水面上突然受驚而飛的鴻鳥、在雲霧中戲耍的龍、秋天新發的菊花、春天茂盛的松樹、偶然被輕雲覆蓋的白月、自朝霞中升起的太陽均可以得見,甚至安排的有點不合邏輯。
如果以現代的審美觀來看,畫面中的人物怎麼可以比樹與山還高大呢?松樹與菊花長的一樣高?太陽和月亮本一升一落,卻同時出現?因為,在顧愷之的時代,中國的水墨畫才剛要萌始,還沒有發展完全,他們在畫山水時,僅僅是把山水當成因應畫面中布局需要而加以點綴的「物件」,而非「實景」。因此,畫面中的布局都是為了要說明「洛神賦」這篇文章而做安排的,因此必須把文章中所提及的所有事物都在畫面中交代清楚,這就是當時的「寫實」觀念。
因為「寫實」的定義是建立在能夠將事情「敘述」清楚、「交代」完畢的基礎上,所以為了將這些東西都能有所呈現,自然無法顧慮到「比例」是否適當的問題,產生了一種「稚拙」的趣味。在這個畫面上,我們可以更進一步了解,魏晉南北朝時代的「真實」與「像」所呈現出來的效果與我們現在人心目中的「真實」與「像」有何不同。
仔細一看,在畫面中的太陽裡面還有一隻「鳥」,顯示出古人迷信太陽就是所謂的「金烏」(金色的烏鴉)的傳說。在這幅圖中我們也可以知道,魏晉南北朝時代的繪畫中包含了很多「神話」元素,除了象徵太陽的「金烏」外,在後面我們還可以看到一些只在傳說中出現的生物與神祇也都躍然於紙上。無可置疑,這些生物與神祇會出現在畫面是忠實地按照曹植「洛神賦」中所提及的景象來加以詳盡地描繪,由此也可以得見魏晉時期的文人崇尚玄學、富於浪漫的特色。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