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02 國際菁英張宗傑 進立院為身障發聲  徐偉珍撰6176

 

 

引言

主辦單位覺得這個年輕人還不錯,年紀輕輕的就去做朝野的溝通、法律的修正,光那時候修正,光修改的法律就好像50-60個,整個把台灣經濟的法律改變

 

內文

 

1996年時,張宗傑獲得中國時報頒發的青年百傑獎,當時在各領域都有許多拔尖的青年人要角逐這個獎項,當時張宗傑才35歲,而且也還沒有坐輪椅,在公部門負責參加世界貿易組織WTO的業務長達10年,負責一些修法、彙整跟立法院溝通的工作。

 

「主辦單位就覺得這個年輕人還不錯,年紀輕輕的就從事國際組織的重要事務,並在國內做朝野的溝通、法律的修正,那時候修正的法律就有50-60項,張宗傑日夜加班把台灣經濟的法律改變,這個獎競爭非常激烈,對國家有一些貢獻才得到這個獎。」張宗傑說道。

 

小標 國際交流

 

2012年,張宗傑擔任「千障權益行動聯盟」召集人,「千障」是因為身心障礙者面臨生活中的教育、食、衣、住、行等千種障礙;「行動」則是要有所「行動」,會寫論述、投稿給報紙,也會走上街頭。

 

那時候跨障別的身心障礙者推舉我變成召集人,也就是有聽障、視障、肢障、精神障礙等都有,那一年籌辦大型活動,主要訴求是教育百年無障礙,像是學校特殊教育學生在硬體上面無障礙有電梯、交通車上的去,視障者與聽障者在資訊上也無障礙像是手語、點字,整個做一個大的論述,然後我們就申請去立法院隔壁的教育部以行動去表演給教育部官員看,獲得滿大的回響,很多教育部官員被我們的表演感動所以那時在身心障礙者教育方面的措施就慢慢改善。」

 

張宗傑滿臉欣慰的說:「當時我們有800-900個身心障礙者在路上行走,場面也滿壯觀的,遊行繞一大圈到立法院教育部總統府,還下起了微微細雨,更增添一股悲壯在活動籌備的過程中大家自動自發一起商討對交朋友知識增長人際溝通都有幫助也增加了向心力與革命情感。」

 

2012年「千障權益行動聯盟」之後,2013年歐巴馬當總統想要幫助美國弱勢的身心障礙者,於是他把這個政策擴大到全世界,看各國弱勢族群有怎樣的議題可以談合作,他找了一些NGO團體開會,剛好「千障權益行動聯盟」代表台灣出席。

 

當時張宗傑就跟美國學者專家與政府單位交換一些關於身心障礙者權益促進的意見,也問了一些實質對身心障礙者有所幫助、建設性的問題,引起美國在臺協會AIT官員的重視,所以當時美國在臺協會就邀請張宗傑參訪美國身心障礙者如何克服身心障礙者所面臨的問題,他們在法律上面做一些人權可以做的事情。

 

我們那時候有跟他們講說,台灣的身心障礙者生活的非常困難,需要大家一起來關注,我們5-6個人去美國親自參訪一個月,收穫很大,來美國看如何解決身心障礙者的問題、他們的歷史演變、ADM法案,身心障礙的人權的法案,如何結合律師、NGO、各界的力量,做到身心障礙者人人權平等這件事情,到了美國華府、西雅圖、美國的鹽湖城拜會他們的律師身心障礙者也進入國務院,在國務院負責台灣事務亞洲事務的官員也出來跟我們談,我是台灣唯一的代表那時候亞洲期時也有其他國家也有去,越南也是有一個小姐坐輪椅,越南身心障礙者問題美國也關心,因為美國當時虧欠越南,當時用炸彈、化學武器生出很多不正常的小孩,所以美國要對越南做彌補,也找越南人去,越南人很關心他們的身心障礙者自立生活,這也是美國在做的,另外也有菲律賓的人,菲律賓去的人並非身心障礙人員,他們是警政人員、警察,馬來西亞是去了人權律師。」張宗傑說。

 

小標 多元社會

 

在張宗傑的心中,身心障礙者從來就不是社會的弱者,他們可以促進經濟發展、政策的健全與完備性、他們以多元文化與多采多姿的生命故事讓社會大眾可以感受到另類的天然的教育,讓人們學習懂得珍惜健康的身體與尊重跟自己不一樣的人,因此他主張身心障礙者不應關在家中,應該積極地參與社會、走出機構,生活在社區裡面。

 

心情悲觀的人,像是老人如果心情不好的話,可以跟身心障礙者交流,也可以表演娛樂,身心障礙者對社會貢獻的價值,絕對是有正面力量的,尤其我們現在發展長照,身心障礙者也可以在這一方面,在食樂方面,都要積極參與,而不要限制在某個區域,讓這個社會更多元化、讓更多身心障礙者能夠被看到,這是非常重要的事情。張宗傑以生命教育的積極性,重新賦予身心障礙者在社會上承擔的心腳色與身份,他說:「像是我坐輪椅,小朋友就會很好奇,家長就會教育他們說,這位叔叔坐輪椅不方便,但是小朋友不那樣認為,會說好酷喔速度好快,也想要坐坐看。張宗傑心裡就會想,他不希望可愛的小朋友跟他一樣坐輪椅,因此身障者坐輪椅也需要讓社會大眾接受與了解,才是健康與健全的教育環境。

 

其實在這個社會上,只要你活得夠老,據統計,80-90歲的老人幾乎都要坐輪椅,像是李登輝也坐輪椅、王永慶之前也坐輪椅,讓大家知道這個社會是柔軟的,不需要那麼驕傲,讓大家看到人生是有起伏,是有悲歡離合的,沒有人是永遠的運動健將,這就是社會教育,身心障礙者就是活的教育題材,讓人看到、讓人的心胸不要那麼狹窄,身心障礙者融入社會是台灣最可貴、最需要努力的地方。張宗傑說。

 

文化是指一群有類似經驗的人或是事物聚集在一起所形成的社會化行為與條件像是原住民文化客家文化閩南文化等。那身心障礙者有沒有身心障礙者自己的文化呢?很多學者就在研究身心障礙者文化這方面的議題,像是聾啞人士有共同的語言-手語,所以可以說聾啞人士有自己的文化;但是坐輪椅的輪椅族,跟一般人沒有差別,那對我們這些坐輪椅的身心障礙者的文化是什麼美國學者將其定義為:「一群因為無障礙做不好而受壓迫、被歧視的身心障礙者聚集在一起爭取平權,這是身心障者的文化」。

 

但我自己來看身心障者的文化精髓是在於,其實不完美的本身就是一種完美。我舉個例子,希臘女神的雕像沒有手臂,人家反而覺得沒有手臂是一種藝術,就是尊重差異,讓不完美變成完美。的確,美本身就是一種特立獨行的表現,但若不是經由這般提醒,一般人往往很難察覺,張宗傑說:「如果每個都是美若天仙,這反而不是藝術,所謂藝術就是有差異不一樣因為某種獨特性有差異者的獨特性所以有差異反而造成很好的文化,像是梵谷是精神障礙,反而是很好的障礙文化,他畫出一種色彩非常鮮明到瘋狂的地步。」

 

本身身為身心障礙者,張宗傑從來不把身心障礙者當成是弱者,或者是需要被同情的對象,張宗傑反而在過程中體驗到,正因為有身心障礙者的存在,反而能刺激社會多元的面貌,他說:「有了身心障礙者之後,這個社會是豐富的,想法不是一言堂,這是身心障礙文化非常可貴之處,所以將這個文化發揚出去,讓身心障礙者可以幫助社會更多元化,讓我們每個人的心胸更開闊、更多采多姿、更尊重差異、更尊重多元,這就是台灣追求的多元文化社會價值。

 

小標 人道關懷

 

 

我覺得人道關懷是國會政黨聯盟核心的價值,因為目前的台灣社會走向極端,南北的差距加上政黨的鬥爭缺乏了人道關懷所以人道關懷是人的基本素養人與人之間的信任、默契、同理心與關心要重新找回、重新充實、重新發揚光大。張宗傑認為,人道關懷愛心的觀點不同,是有所區隔的,他說:「愛心一般來說比較像是一種施捨,有有錢人窮人』;而平等的、普羅大眾之間彼此的關心,是站在人本人道的立場去關心,是一種『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同理精神。」

 

張宗傑表示,最需要人道關懷、關心的是身心障礙的婦女、原住民障礙者、失智的老人,這些族群要怎麼讓他們得到關心?最重要的就是法規與政策的調整,比如說,障礙的婦女最需要經濟上的支援,所以在幼兒托育方面0-6歲政府應該全額補助,其實這就是一種人道關懷,家裡面如果有失智老人,全家人都非常擔心,這時政府也需要做人道關懷,在政策上面做改變,如何讓失智的人活的快樂、讓家人也活得快樂,所以經濟的資源要投入,做全盤配套措施,是實質的人道關懷

 

「除了實質的人道關懷之外,心靈跟文化上面的關懷也很重要,剛好我們主席很擅長這一方面,可以再加強輔導這方面,讓他們都覺得平安、沒有遺憾,在心靈上面有說話傾訴的對象,所以在心靈上面的關懷都可以再進一步往下去發展。」張宗傑說道。

 

同時,張宗傑也倡導障礙婦女「能享經濟安全」,其原因乃是在於他親身經歷的憾事。他表示,自己曾經碰過一位身心障礙的婦女,她生了好幾個小孩,卻沒有辦法去帶小孩,因為經濟上面遭遇困難,她兼差做了好幾份工作、政府也有給她生活津貼補貼,但突然間政府通過「排富條款」,取消她的津貼,可是也許她要養這個家庭需要3萬元,政府突然取消她7000-8000元的津貼,對她來講是非常大的負擔,所以就因此走上絕路,去自殺了,這個消息傳出來大家都非常難過,要幫助她也已經來不及了,所以有這種障礙婦女必須要全方位的去支持她,經濟上面能讓她享有經濟安全、讓她無後顧之憂,可以照顧小孩、照顧家庭。

 

另外有很多身心障礙的婦女在職場上面,她要帶小孩、沒有辦法加班,還兼好幾份工作,在這樣的狀況下還要加班,這種對她來講都是折磨、負擔。「我就主張說要依據聯合國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裡面有所謂工作的合理調整,他必須要有工作的彈性必須要在工作上有配套措施,靈活的工作場域,而不能只是在辦公室工作,如果他有緊急的情況其實是允許彈性的在家裡面工作,我覺得這都是可以設計的,工作上面的分配調整,像是小孩年紀還小的時候,她的工作份量就稍微輕一點,等小孩長大時,再慢慢把他的工作量調回來,就是要有更多的彈性,讓他的工作能夠獲得保障,職場可以彈性靈活、教育小孩能夠有充分津貼,讓身心障礙婦女可以有全方位的配套措施,是非常重要的。張宗傑表示

 

可以說,張宗傑參選不分區立委候選人提出的每個政見,都來自於自身的社會參與和社會觀察與多年來執行、參與公益活動的經驗,研擬相關的配套措施,如果立法院真的要有一位跨越各種障礙別的立法委員為弱勢發聲,那麼目前來說,資歷最完整、資格最完備、曾經參與立法院立法事物的溝通、實際促成法案的,也僅只有張宗傑一人而已。

 

張宗傑還提出高齡障礙「居住安養」的問題,就在於他觀察到,高齡老人最大的問題就是,除非他們自己有房子可以住,但年紀大的老人,去外面租房子就常常租不到,因為房東不願意將房子租給老人,萬一老人有三長兩短,他的房價就跌了,變成了凶宅,大家都不願意,所以居住這件事是很多身心障礙者到老的時候最擔心的一件事情,年輕時的身心障礙者或許比較容易可以租到房子,但是到老的時候就很容易被房東拒絕,所以應該得到安養。

 

再來就是有些身心障礙者會慢慢失智、造成家庭負擔,這一塊也是需要政府協助的,很多退休金被政府砍錢,20-30年後還能過日子嗎?所以這個是很嚴重的問題,現在你看起來可以過日子,可是這個世界是動態的,動態調整的會有通貨膨脹的問題,例如,30年前老兵領個12萬還可以過日子,他如果領到現在,30年後,他還可以用12萬過日子嗎?現在領2-3萬的人,在30年過後,他到80歲,還能幫他過生活嗎?這樣想清楚,你現在退休在你20-30年後是不夠的,所以這一定要有配套措施,到時候不夠怎麼辦?社會要有一套制度出來,讓他們能夠安享晚年、能夠居住安養,讓他們的生活無後顧之憂。」張宗傑經過長期的參與、觀察弱勢群體所面臨的問題與現象,往往能夠點清一般人所看不到、所忽視的問題,他說:「這整個議題,我是認為政府必須要有捨我其誰的態度,是要有整個配套措施,而這些配套措施是要有更細膩、更細緻的想法,我覺得老人化這件事情,並不是只有特殊的人才會碰到的,你、我都會碰到,大家要一起來關心,現在其他的政黨在身心障礙者這方面的議題著墨不多,其實是滿可惜的,在立法院的立法委員其實也著墨不多,因為選票很少,可是過20-30年之後,老人越來越多的時候,這個問題就會由少數變多數,現在不未雨綢繆,更待何時呢?

 

張宗傑出來參選,只是單純為了能夠為社會的弱勢做事,尤其是為身心障礙者的福利貢獻自己的心力,這是長期以來,他一直在做的事情,在這點來說,從政與否並不能移轉他堅定奉獻的心智,他也是民間身心障礙者NGO組織的召集人,也確實因為他的努力,讓很多社會大眾,甚至政府官員對身心障礙者的觀感開始改變,他致力於推動身心障礙者的文化與表演,試圖創造更多社會的同理心,就是要給身心障礙者過好日子。如果每個人都能夠覺醒,將一票寶貴的政黨票投給國會政黨聯盟,讓張宗傑順利進入立法院,推出對身心障者有益的法案,那對張宗傑一直以來為身心障礙者所做出的努力與奉獻,會更加如魚得水,也不枉老天爺將他運動健將的身體變成輪椅族,為各種障別的身心障礙人士有所貢獻,所立下的初心與宏願了。

 

 

 

Box

張宗傑

經濟部國際貿易局科長

國會政黨聯盟不分區立委排名第2順位

 

主要理念

台灣障礙婦女經濟安全
原住民障礙文化平權
高齡障礙者居住安養

 

學經歷:

國立政治大學經濟研究所畢業
經濟部國際貿易局科長
台灣障礙者權益促進會副理事長
擔任千障權益行動聯盟召集人
榮獲中國時報頒發跨越二十一世紀商業類「青年百傑獎」
美國國務院邀請代表台灣參加國際領袖參訪計劃- 扶助弱勢参訪團

 

政績/政見:

張宗傑為身體障礙者(輪椅族),熟悉經貿理論與實務經驗,關心國際及台灣經貿發展,早年參與我國加入國際經貿組織工作,如申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 10 年;近年來則關心身心障礙者,秉持人道關懷與障礙平權精神,致力為台灣身心障礙者及家庭貢獻心力。

張宗傑從事公益活動多年,常以同理心看待障礙者,尤其認為目前台灣在障礙婦女、障礙原住民及高齡障礙者(失智)處於社會最弱勢族群,需要各界持續關注。期待台灣障礙婦女享有經濟安全、原住民享有障礙文化平權,以及高齡障礙者享有居住安養。

張宗傑為國立政治大學經濟研究所畢業、榮獲中國時報頒發跨越二十一世紀商業類「青年百傑獎」、擔任千障權益行動聯盟召集人 、美國國務院邀請代表台灣參加國際領袖參訪計劃-扶助弱勢参訪團、擔任經濟部國際貿易局科長、台灣障礙者權益促進會副會長,本於專業知識及人道關懷,進軍立法院、翻轉國會,呼籲大家一起努力,讓全民過好日子、讓障礙者有好日子過!

 

 

 

 

Box

 

國會政黨聯盟身心障礙五大政策主張

1.     維護障礙者經濟安全:政府應全額提供障礙者6歲以下幼兒照顧托育費用,並就障礙者進行國際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CRPD)之合理調整如彈性工時、工作重新分配、靈活工作場域等,創造更多創新就業機會。

2.     促進原住民障礙文化平權:結合原住民與障礙文化,尊重障礙者文化創作,盤整全臺無障礙藝文環境,增進原住民障礙文化平權之工作機會。

3.     關懷高齡者、障礙者家庭權益:建構在地之社區化、居家安養體系,全額補助資訊技術與科技輔具(如輪椅、電池更換、移位機等),規劃無障礙及通用設計的居家環境,降低家庭成員的長照負擔。對於雙老家庭,尤其是失智者家庭應建立信託機制及支持系統,關懷高齡家庭權益。

4.     改善南北城鄉無障礙差距:推廣各縣市騎樓平整與人行道無障礙,加強非都市地區大眾運輸的無障礙化,包含低地板公車、交通、船等交通工具,縮短平衡城鄉社會參與之差距。

5.     成立跨障別智庫研究:聘僱跨障別障礙者(肢障、聽障、視障、精障)進行障礙議題研究,促進兩岸及新南向國家礙障文化交流,建立我國障礙者統計資料庫,作為規劃障礙者政策之基礎。

 

Box

主要政黨前十名不分區立委名單 身心障礙代表比較

政黨

國會政黨聯盟

國民黨

民進黨

親民黨

民眾黨

新黨

時代力量

綠黨

關心身障者代表

張宗傑

滕西華

詹翔欽

提名人本身為身障者

不是

 

爆炸 2: 勝長期耕耘身心障礙領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徐偉珍老師 的頭像
    徐偉珍老師

    徐偉珍老師

    徐偉珍老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