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畫金錢隱喻正面能量 王皓諄重視上升的幸福人生  徐偉珍撰

83885571_2999951063369130_661528450820997120_o.jpg

本文刊登於:WAVES生活潮藝文誌 2019冬季號
出版日期:2019/12/24

 

從金錢中掙扎

 

第一次見到藝術家王皓諄,他才從畫室跑回家門口,遠遠的看見筆者就說:「抱歉,久等了,畫室才剛下課。」一副彬彬有禮的忙碌模樣。

 

不斷遷徙的童年生活

 

王皓諄出生前父母離異,當時父親為紡織廠廠長因為經商失敗欠款被關王皓諄與哥哥,和爺爺奶奶一同住在新店很長的時間。在上小學一年級之前,奶奶去世,王皓諄又跟著媽媽住在新生北路媽媽獨自工作扶養兩兄弟,後來經濟狀況難以維持,王皓諄與哥哥又跟著阿姨(媽媽的姊姊)在宜蘭住了三年,阿姨家有表哥表姊等三個兄弟姐妹,因此兄弟倆小時候接受的關懷,也非常有限,即使親戚給予滿滿的親情,仍然還是會有寄人籬下的傷感六年級上學期的時候,父母復合,兄弟倆又從宜蘭搬到台北,可以說從小就過著頻繁遷徙的生活

 

不斷遷徙的人生,使王皓諄在國小到國中的學生生涯中,從來都沒有跟同學同班超過二年,後來就讀復興美工也是兩年拆班,因此他在小時候就要學習面臨不停適應新環境、如何在新環境中求生存的技能。一開始畫畫對王皓諄來說,是一種工具,一種交朋友的方式國小時他自己製作戰鬥卡牌,三年級時甚至自己做出一套大富翁,王皓諄說新同學很容易被孤立或欺負,因此畫畫最開始,可以說是一種保命的方式因此後來王皓諄以金錢為創作主軸其實也不難理解原因。

 

 

01.jpg

 

進入畫室學習

 

國中時,父母複合,家境轉好,王皓諄開始進入風野畫室學畫,高中時爸爸去大陸工作,高二、高三時,父親在中國的工作不甚理想,所以家裡經濟狀況也隨之影響,一直到現在,王皓諄還在繳交研究所的就學貸款,所以對金錢比較敏感。在成長的過程中,王皓諄覺得自己對錢不了解,一直跟它抗衡,他覺得金錢的物質,可以證明自己是人人稱羨的個體。王皓諄對金錢的渴望與恐懼沒有匱乏過,所幸他在風野畫室的學習,從國中一直到研究所畢業後當兵也從來沒有中斷過。

 

 

 

自立自強走過學生生涯

 

大學時,父親回家,父母關係冷漠王皓諄看見父親睡客廳,便主動讓出自己的房間給父親睡,自己則承租恩師江清淵老師提供的宿舍,那是一間4坪不到的雅房,沒有窗戶大學到研究所畢業的時光,王皓諄都在那裡度過大學時他一邊在加油站打工一邊在風野畫室擔任助教早上600-1100他是加油站的工讀生中午開始就去學校上課。在大學時參與Dior化妝品公司全國人像速寫,獲得酬勞,加上學生時期大大小小的繪畫比賽所得的獎金,王皓諄以最低限度的生活方式撐到念研究所。碩一時水彩畫獎項得到一些資金,買油畫用具,得到聯邦新人獎優選,第二年拿到印象獎,又獲得十幾萬成為就讀研究所的資金。

 

02.jpg

 

紙袋物質生活探討系列作品

 

碩士時期,王皓諄在畫廊認識顧何忠老師,他的繪畫風格與內涵,尤其是對靜心觀照這一方面,對自己的影響很大。就讀臺灣師範大學研究所一年級時,臺灣的石油漲價物價飛揚,又讓王皓諄產生探討金錢匱乏的心理現象,他開始以紙袋為象徵,探討消費問題,以金錢為主題的系列作品,於焉而生。

 

紙袋金錢」在王皓諄地繪畫語彙中是一種觀照相互對照。靜物是無生命的客體,能夠在繪畫作品中,讓人產生隱喻的對話感,也是因為人們使它們產生對話

 

王皓諄說:「人們會對金錢批判,是因為恐慌、因為不夠了解,錢不像是我們想像的那樣,是所謂萬惡的本源,認為金錢是壞的,這樣的想像是出自於教育,尤其是東方的儒家思維。所以我認為,如果找到一個奉獻的價值,金錢就有值得追求的空間。

 

蕾絲與金錢系列作品

 

畫錢對王皓諄來說,是希望自己更獲得一個好的狀態,讓自己不迷惘。因為從小到大都在處理缺錢的議題這是生活上真正存在的想法,而不是抒發情緒的東西這不是一種感性的繪畫模式,而是跟食衣住行都息息相關,如果生活中的每個環節都被轉換成一個單位,那就是金錢。後來王皓諄以蕾絲思想」的象徵比喻,繪畫出一系列《金錢與蕾絲的作品。

 

批判金錢、反思金錢、確定金錢價值,是王皓諄一再探討的主題,因為金錢在東方思維的定義與在物質生活的作用,是處處存在矛盾與衝突的,導致人們其實很容易不知道金錢對自己的價值是什麼。

 

王皓諄表示:「每個人都一定要工作一定要賺錢,為什麼如此,能夠脫離嗎?就算更有生命經驗的成人也在解決這件事情,談他就是自己生命的方式,我只是用生命來暗喻這樣他生命呈現方式,已經不再是麵包,已經轉換成一個單位,就是金錢。」

 

03.jpg

 

在金錢中綻放

《金錢與花朵》系列作品

 

從金錢的泥沼當中暗喻、理解、探討、掙扎,王皓諄最終在金錢當中,尋找圓滿、尋找盛開,從而創造出金錢與花朵的系列作品。王皓諄說:「錢中間的花,代表一種綻放一種找到價值的喜悅,這種綻放的思維是金錢累積表現出的一種心理狀態,花開了不是見錢眼開的開而是透過金錢的累積找到生存的價值。」

 

金錢結合綻放的表現上,王皓諄想要表達,硬梆梆的金錢也可以是很柔軟的,雖然儒家思想都提倡君子不可以為五斗米折腰,然而藝術家作品為什麼要錢設計為什麼需要費用再美麗夢幻的事物,背後也是有務實的價值與背景,因此金錢觀背後思考的是儒家思想還是現實考量,了解事物的本質後,會發現人類對金錢的需求並不可恥,而是可以從中獲得解脫與綻放的。

 

 

在繪畫方面,王皓諄受到日本文化的影響頗深。他說:「當我們會去認同一個人的思想一定是有共鳴,對他提出的見解感同身受。而他之所以喜歡日本文化的原因,是因為日本人在繪畫當中從沒有跟脫離關係,這對他來說很重要,因為日本畫家在繪畫裡面會去談跟人相關的事情,從來不曾脫離過生活,因此繪畫對於他來說,不是虛幻浪漫的,而是一種對生活的態度,他希望即使是不懂繪畫的人,看見自己的作品時,他也能夠去了解他畫中所要表達的意義。

 

與金錢息息相關的,不只是繪畫的主題,更是王皓諄從小到大的生活與切身經驗累積而來。對他來說,畫金錢,是一種倦怠的復原、是一種對生命衝撞的方式更是一種自我激勵」。

 

04.jpg

 

蝸牛系列作品

 

王皓諄跟畫廊去巴塞龍那的藝術博覽會後,對於藝術沒有脫離人的關係這樣的立場變得更加篤定。

 

巴塞隆納的藝術博覽會對於每位參與者,都是一項榮譽的指標,連黃牛票的價格也破萬是許多人擠破頭都想進去體驗藝術聖殿的地方。每個人都盛裝出席,即使他們可能看不懂這些藝術作品,仍跟整個藝術博覽會合而為一,因此藝術本身並不是那麼神聖,還是最重要的問題。

 

從巴塞隆納的藝術博覽會回臺後王皓諄更加確定了藝術與人之間的關係,他開始積極去寫生為的就是跟自然之間有互動,為寫生找到新的意義因此他開始創作蝸牛系列作品。

 

蝸牛系列作品其實也是金錢系列作品的延伸,他想要表現一種向上爬升的感覺,蝸牛往一個方向前進,就是為了生存,就好像自己一直在畫作中探討的錢與慾望」、「錢與生存的關係是一樣的,都是一種追求生命本質的表現。

 

王皓諄說:「其實不管是人或者是動物,大部分都只是為了生存而存在著,只是每個人的生存方式不太一樣。當從生命的角度去思考時,就是一種不斷往上爬升的意念,也就是我在作品中表達的蝸牛』那樣,為了在大自然的環境中生存,而不斷向上爬。」

 

藝術與感情生活

 

 

為了生存不斷爬升,王皓諄從大一開始當風野畫室助教,後來更是擔任臺灣風野藝術協會的常務理事。對一直都在繪畫當中的藝術家來說,感情狀態當然也脫離不了藝術對於老婆李岡穎最早的印象是2000年時帶學生去參加寫生比賽當時老婆是一位國三的學生,他則是帶一批小孩去寫生。維持老師與學生的關係14年後,彼此才發生感情,進而結為連理,目前夫妻倆一起經營一間小畫室--「悠米畫室」,並與岳母、小姑合住,生活甚為愜意王皓諄畫錢,又因為繪畫與妻子結合可說是畫中自有黃金屋畫中自有顏如玉最佳的寫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徐偉珍老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