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詩經·國風·王風·葛藟》無家可歸 認他人作父  徐偉珍撰

 

 

詩序》:「《葛ㄍㄜˊㄌㄟˇ》,王族刺平王也。周室道衰,棄其九族焉。」

《葛藟》是周朝貴族諷刺平王的詩,因為周王室的「道」已經衰微了,什麼是周王室的「道」?就是以周天子為中心所鞏固的政治版圖已經衰微了。「棄其九族焉」,這裡面的「棄」不是真實意義上的「拋棄」或「放棄」,而是因為周天子的共主地位不再,無法保護宗族裡的人民,使家族的人們四處離散。

 

因此這種「棄」,不是主動意義的「棄」,而是被動意義的「棄」,這種被「棄」的悲憤感受,佈滿了我們之前講解過的《黍離》、《君子于役》、《君子陽陽》、《揚之水》、《中谷有蓷》、《兔爰》等的內容之中,有興趣的聽眾,可以回去聽聽看,就可以明白這樣的「棄」背後是滿滿的無奈。

 

至於「九族」,有說法說是直系的血親關係上下共「九族」;有說法是包含旁系血親關係,泛指親屬。數字「九」,代表多的意思,「族」,就是親族、族人,因此「九族」的正確說法應該是「泛指很多族人」。

 

因為周王室的衰微,連自己都會被其他諸侯國欺負了,像是我們上一篇講解《兔爰》的時候,平王東遷時就有意識的打壓鄭國的力量,為什麼平王東遷要打壓鄭國的力量?因為平王東遷之後國土就變小了,原本周天子常常要分封諸侯,國土一定要是最大的,但東遷之後國土就變小,又緊鄰鄭國,剛好鄭國的國土滿大的,又緊鄰周天子,讓周天子有地位被威脅的感受。

 

到了周桓王時,周天子直接被鄭國欺負,不但老百姓辛苦種的農作物被鄭國割走,周桓王自己率軍親征討伐鄭國,不但打敗仗受傷,還反而被鄭國派大夫安慰,可以說是屈辱到極點,周王室的威權既然一天不如一天,自然也無法保護其親族了。

 

《國風·王風·葛藟》

緜緜葛藟,在河之滸。

終遠兄弟,謂他人父。

謂他人父,亦莫我顧。(一章)

 

緜緜葛藟,在河之涘。

終遠兄弟,謂他人母。

謂他人母,亦莫我有。(二章)

 

緜緜葛藟,在河之漘。

終遠兄弟,謂他人昆。

謂他人昆,亦莫我聞。(三章)

 

此詩有3章,共18句。每章首句都是「緜緜葛藟」。

「緜」是「綿」的異體字,接連不斷的意思。「葛藟」是一種藤蔓類的草本植物,生長在靠近水邊的地方。

每章第2句「在河之滸」、「在河之涘」、「在河之漘」,就是在說「葛藟」這種植物是生長在靠近河岸的地方。「在河之滸」的滸ㄏㄨˇ是靠近水邊的地方。如:「水滸」;「在河之涘」,的「涘ㄙˋ,水邊、岸邊。 ;「在河之漘」,「漘ㄔㄨㄣˊ水邊。所以每章的12句的「緜緜葛藟,在河之滸」、「緜緜葛藟,在河之涘」、「緜緜葛藟,在河之漘」,意思就是,綿延不絕的「葛藟」,生長在河岸邊。

  

每章第3句「終遠兄弟」。

,就是「已經」的意思「遠」是「遠離」的意思,「終遠兄弟」就是「已經遠離兄弟」,這裡的「兄弟」泛指手足、親族,也就是《詩序》提到的「九族」,千萬不要認為這裡的「兄弟」只是「兄弟姊妹」的「兄弟」而已,因為古代從父系社會,分家都是兄弟男子各自成家,所以用「兄弟」泛指「親族」。

 

在本詩則是以「葛藟」的形象來解釋這些「兄弟」、「親族」,意思是親族像是綿延不絕的「葛藟」一般繁盛,一句成語「瓜瓞绵绵」也是以藤蔓類的瓜瓞其枝條延伸攀爬不絕的樣子形容子孫的昌盛。從《詩序》中說:「《葛藟》,王族刺平王也。周室道衰,棄其九族焉。」,可見本詩的「葛藟」是形容周王室周邊的諸侯親族以及其子民,因為彼此都有親屬關係,可見其親族枝蔓的綿延不絕。

 

每章第4句「謂他人父。」、「謂他人母。」、「謂他人昆。

就是「稱」,「他人就是別人」,「謂他人父」就是「叫別人爸爸」、「謂他人母」就是「叫別人媽媽」、「謂他人昆。」就是「叫別人哥哥」。

 

每章第34句「終遠兄弟謂他人父。」、「終遠兄弟謂他人母。」、「終遠兄弟謂他人昆。」意思是:「在已經離開親族之後,我必須要叫別人爸爸叫別人媽媽叫別人哥哥」,這裡為什麼特別提到要叫別人「爸爸」、「媽媽」、「哥哥」?因為「爸爸」、「媽媽」、「哥哥」是你在家族中會尊敬的人,代表離開親族之後,已經沒有了家族的庇蔭,因此必須寄人籬下,態度也必須低調、低調、再低調。

 

每章第56句「謂他人父,亦莫我顧。」、「謂他人母,亦莫我有。」、「謂他人昆,亦莫我聞。

亦莫」,「亦」,就是「也」,「亦莫」就是也不會的意思。「我顧」就是顧我照顧我的意思;「我有」就是「有我」,心裡會有我、想起我的意思;「我聞」就是聞我,聽我說話的意思如果你說你對一個人不聞不問就代表你不關心一個人,不願意聽聞有關他的事情,也不會想探求他的近況

謂他人父,亦莫我顧。」意思就是你讓我離開親族、叫別人爸爸,受了委屈時,你也不會想照顧我;「謂他人母,亦莫我有。」你讓我離開親族、叫別人媽媽,受了委屈時,你心裡不會有我,也不會想起我;「謂他人昆,亦莫我聞。」你讓我離開親族、叫別人哥哥,受了委屈時,你也對我不聞不問。意思就是,不管「我」發生了什麼事情,「你」都置身事外,對我不聞不問、不理不睬。

 

這整首詩的意思是,葛藟之所以能夠綿延不絕的生長,是由於生長在河岸邊、得到水的潤澤,周天子的親族之所以像葛藟這樣綿延不絕,也是因為王室血脈的恩澤,所以讓王族子孫如此昌盛

 

但現在我們的周天子卻讓我們遠離親族 」,據《詩序》解釋:「《葛藟》,王族刺平王也。周室道衰,棄其九族焉。」因此「遠離親族 」或許可以解釋為平王東遷時,有一些族人因為自身的一些原因,沒有辦法跟著平王一起東遷,當然從西周的首都鎬京遷到東周的首都雒邑,領土、範圍都縮水很多,如果要全部的人都一起遷移過來,在容納的面積來說,可能有點困難,難免發生離散狀態。

 

也就是說,一些周王室的貴族,在距離周天子越遠的地方,周天子看也看不到、聽也聽不見,當然不可能照顧到了,既然周天子都照顧不到自己的臣民了,那周天子於我有何恩惠呢,連葛藟都有河水的潤澤周天子的「威德」卻沒有潤澤到我身上,讓我寄人籬下、處處低頭、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的。

 

由於《葛藟》這首詩內容描寫周室衰微,人民流離失所、求助不得的痛苦。後以「葛藟」借指流亡他鄉者的怨詩。例如:明歸有光《叔祖存默翁六十壽序》:「顧今垂老不遇於世,無以庇其九族,有《葛藟》之悲。」清何壯能《族譜序七古長詩》:「攜兒扶老奔遐ㄒㄧㄚˊ陬ㄗㄡ,悲歌《葛藟》失恃(ㄕˋ指母親)(ㄏㄨˋ指父親)。」

 

本課講解

https://youtu.be/lNLcl9gue8w

訂閱電子報

https://mida0928.pixnet.net/blog/post/331404505

粉絲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E5%BE%90%E5%81%89%E7%8F%8D%E8%80%81%E5%B8%AB-111728082201295

作者社團

綜合藝術討論區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598558020967355/

古文 文言文 教學資源分享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629614004246759/

作者介紹

https://mida0928.pixnet.net/blog/post/325398529

 

相關文章

《詩經·國風·王風·葛藟》無家可歸 認他人作父 徐偉珍撰
https://mida0928.pixnet.net/blog/post/331988277

《詩經·國風·王風·兔爰》懷念年少多美好   徐偉珍撰
https://mida0928.pixnet.net/blog/post/331552195

 

一首充滿溫馨情調的小詩《詩經·衛風·木瓜》白話講解 徐偉珍撰

https://mida0928.pixnet.net/blog/post/329589280

 

詩經《王風.君子陽陽》之大隱  徐偉珍撰https://mida0928.pixnet.net/blog/post/330597817

 

《詩經國風王風黍離》到底是誰?呼之欲出 徐偉珍撰

https://mida0928.pixnet.net/blog/post/329759587

 

教我如何不想他?《國風·王風·君子于役》白話翻譯講解   徐偉珍撰

https://mida0928.pixnet.net/blog/post/329951491

 

《詩經‧王風‧揚之水》揮之不去的鄉愁   徐偉珍撰

https://mida0928.pixnet.net/blog/post/330813352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徐偉珍老師 的頭像
    徐偉珍老師

    徐偉珍老師

    徐偉珍老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