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我的孩子都不理人,怎麼辦?- 徐偉珍

 

各位親愛的聽眾朋友們晚安,本集要跟大家分享的節目主題是「我的孩子都不理人,怎麼辦?」教孩子禮貌是件困難的事,卻又非常重要,培養好的禮貌,可為孩子未來的人際關係敞開一扇大門,也是父母獻給孩子受用一生的禮物。

 

禮貌是屬於一種「約定俗成的社會規範」,無法因為個體成長的自然發展而獲得,而需要更多後天的人為努力。一位蒙特梭利醫生表示,26歲的孩童,喜歡模仿彬彬有禮、善解人意的行為,並將這些特質內化成人格的一部分。當父母從日常生活中親身示範,孩子在耳濡目染之下,學習的速度是很快的,因此「禮貌」是孩子在家中,經由大人日復一日親身示範學習來的。

 

讓孩子有禮貌的重點是,要讓孩子打從心裡接受「有禮貌」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唯有讓孩子打從心裡去接受「要成為一個有禮貌的人」,他們才會有想要「表現禮貌」的動機。

 

對於天性比較害羞、不喜歡跟人打招呼的孩子,父母必須要花更多的時間幫助孩子了解禮貌的重要,以便讓孩子未來能夠有和諧的人際關係,您可以透過講故事的方式,一步步引導孩子,讓孩子自己發現禮貌的重要性。

 

小亦每天去上下學時都有跟校門口的警衛伯伯打招呼,這天警衛伯伯發現放學很久了他還沒有看見小亦,就去校園裡面巡視,最後發現小亦不小心被反鎖在學校的倉庫裡,原來小亦最後一節是體育課,老師沒有注意到小亦到倉庫去還球,還要趕著去指揮交通,因此疏忽了。當我們願意成為別人的天使時,別人也會在某一天成為我們的天使,可見禮貌有多麼重要!

 

這個故事可以告訴孩子,看見鄰居、大樓警衛、清潔人員時,記得要當「禮貌小天使」,見人就微笑、打招呼,當認識的人來跟我們說話時,要以禮貌的態度跟人有問有答,這樣才能像小亦一樣,成為大家心中的天使

 

例如如果小亦沒有每天跟警衛伯伯打招呼,警衛伯伯會不會認識她?會不會查覺她被反鎖在倉庫?也可以透過「角色扮演」的方式,讓孩子明白自己在別人眼中的樣子。例如你可以讓孩子扮演隔壁熱情打招呼的鄰居陳太太,自己則扮演孩子不理人、不看人、不說話的角色,問問看孩子,如果他是熱情的陳太太的話,會對自己的害羞有怎樣的感覺?我們希望留給人怎樣的印象,就必須要先表現成那個樣子,讓孩子自己思考判斷後作出正確的決定與表現,往往比嘮叨、指責、勸說或拜託等口氣更加有效。

 

基本的禮貌不但可以減少人與人之間相處的磨擦,還會讓人有貼心與溫暖的感受,因此禮貌教育除了提升孩子的人際關係之外,也是一種「尊重他人」與「產生同理心」的社會教育。父母在家中就要以身作則地提醒孩子請、謝謝、對不起」掛在嘴邊,當孩子做了好事,也別吝於表達感謝,同時如果父母自覺做出對孩子不合理的行為,也不妨主動說「對不起」,這會使孩子在受尊重、有規範的環境中成長,是人格養成相當重要的一環。

 

禮貌教育可以訓練孩子有耐心、並在對的時間做對的事情。像是吃飯是一個人最放鬆的時候,在一個家庭中有共同的吃飯時間是相當重要的事情。一家子到齊了再一起開動,而不是先到先吃,讓孩子學習等待在對的時間做對的事情,這也是對彼此的一種尊重;一種禮貌的教育。

 

 

禮貌除了可以建立人際關係之外,它也是建立規矩的一種。學齡前的孩子不見得能夠理解「禮貌教育」的重要,因此實際營造一個有禮貌的居家環境,對孩童來說尤為重要。如許多孩子很習慣會亂翻、亂丟東西,這時父母親就需要讓孩子理解,自己亂翻與亂丟的東西,要自己收好,也可以讓孩子共同維繫家庭的整潔,讓孩子對整個禮貌環境的營造有衝份的興趣與參與感,這樣即使孩子出去外面用餐,也不至於做出太多失序的事情。

 

禮貌也同時是一種貼心的舉動,除了收拾自己製造得髒亂之外,在做家事時,營造自己需要幫忙的氛圍,讓孩子養成主動幫忙的好習慣,例如吃完晚餐後把椅子靠回餐桌等,同時也可以教育孩子要體貼,像是請爺爺奶奶一起吃飯時,可以幫忙把餐具擺好,出去外面搭車看見別人的爺爺奶奶沒有座位可以坐,記得要讓位等等,從推己及人開始養成禮貌的好習慣。

 

教導孩子講話有禮貌時,父母也必須有展現溝通的誠意,當孩子要跟您講話時,請千萬不要低頭滑手機,眼睛一定要注視孩子,仔細聆聽孩子想要表達的事情。如果父母在家時常有說話時不正眼看人的習慣,孩子可能會認為這是對人正確的態度,未來可能會讓孩子養成說話不正眼看人的惡習,這點尤其需要多多注意才好。

 

真誠的禮貌來自誠懇的溝通,除了有禮貌的態度之外,談吐的內容也是非常重要的。雖然童言童語時常讓人捧腹大笑,但適時的修飾孩子的說話方式讓孩子有更多的同理心,也是非常重要的。像是我之前有看到一個小孩看到一個肚子很大的老人家時,孩子就直接當著那個老人家的面前說:「你好肥喔!肚子怎麼那麼大!」這樣的童言童語,讓他媽媽當場臉上出現三條黑線,只能連連跟對方說對不起。

 

如果您發生了類似的事情,一定要記得趁孩子記憶猶新的告訴他,講這樣的話會傷害別人、傷害別人是不好的行為、我們不可以隨意的說出傷害別人的話,這樣會讓別人很難過等等。孩子在經過適當的教育與引導之下,可以學會對不同外貌的人產生尊重與同理心,未來遇到跟自己生活習慣不同的人,例如拿枴杖走路的人、行動不方便的人等等,也一定比其他人更容易可以用同理心包容他人,向對方釋出善意。你也可以常常詢問孩子,聽到哪些話你會覺得高興?聽到哪些話你會覺得難過?你希望別人是高興還是難過?經過反覆練習,孩子們自然懂得該怎樣用正確的說話方式跟人建立關係,而不至於說出傷害別人或不合時宜的話。

 

在孩子還小的時候,就要教導孩子,禮貌其實也是關心他人的方式,例如看到熟人的時候,我們會問他:「您吃飽了沒呀?」當方跟我們寒暄時,要記得面帶微笑、注視對方眼睛,如果是第一次見面,可以從自我介紹與介紹其他人開始展開話題。例如你陪小孩一起去公園玩時,剛好也有小孩子也在公園玩,你可以拉著你的小孩的手跟對方說:「弟弟/妹妹你好,我是小寶的媽媽,我家小寶跟你差不多大,請問她可以跟你一起玩嗎?」用機會教育讓孩子明白禮貌的重要性,並提醒孩子在談話結束時要說「再見」,表達自己重視與對方見面的過程,這樣再見面時也往往能與對方維持彼此友善的關係。

 

孩子禮貌的考驗,除了去人家裡作客之外,在公共場合的表現與電話應對的談吐,更是不可忽視的課題。我曾經看過有小朋友亂跑撞到其他孩子,被那個孩子打了幾下。這個小朋友的家長帶著小朋友去見那位小朋友及家長,先叫小朋友跟對方說對不起,然後也要求對方小朋友跟自己小孩道歉。但是在自己的小孩說對不起後,對方的家長與小孩不肯道歉,惡狠狠的說是自己孩子被撞到,接著就帶著自己的孩子頭也不回的走了。雖然那位小孩在公共場合亂跑是不對的,但也在家長的帶領下表達了自我的反省。反觀另一位家長的教育方式似乎就沒那麼適切了。您希望自己的孩子有怎樣的態度與價值觀,最直接的影響仍然來自於親身示範,想要孩子模仿怎樣的榜樣,父母就先讓自己有良好的禮貌與態度才行。

 

至於電話應對方面,則可以藉由「角色扮演」的方式,讓小孩子習慣接電話的禮貌,大人可以先列出幾個平常家中較常來往的名單,假裝打電話,與孩子分別假裝接電話者與打電話者交互練習。在電話練習的重點是,要記得打招呼與自我介紹,並且不忘多用「請」這個字。如:「您好,我是XXX,請問您要找誰?」、「您好,我是XXX,請問xxx在家嗎?謝謝﹗」詢問對方的來意可以問:「請問有什麼事嗎?」並且可以多設置一些主題情境,幫忙找大人接電話時,可以說:「好的,請稍等!」;假設對方等很久了,就可以說:「對不起,讓您久等了! 」如果大人當時不方便接電話,可以說:「不好意思,爸爸現在不方便接電話,我請他晚點打給您」或者是:「抱歉,媽媽現在不方便接電話,麻煩您等一下再打過來。」在對方理解電話無法接通的時候,也別讓了教小孩說:「謝謝您,再見。」等結尾寒暄語,這樣必定會讓人留下孩子有禮貌的好印象。

 

本集節目「我的孩子都不理人,怎麼辦?」已步入尾聲,教導孩子有禮貌,不但可以讓孩子擁有良好的人際關係、尊重他人,也同時獲得其他人的尊重,更能培養出良好的氣質。最重要的是,如果您期望教出禮貌的小孩,別忘記自己先以身作則喔!期待再與您分享更多優質精彩的主題,謝謝您的聆聽,我們下次再會!

 

3339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徐偉珍老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