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目喊「安可」 見證臺灣歷史文化的臺灣鄉土民謠
文/ 徐偉珍撰
圖/ 安可小王子 譚運闓提供
世界上沒有人是真正的天才,比如說會主持廣播節目,就不一定能做企劃,尤其是講究專業的音樂題材節目,不但要在節目中作深入剖析,更要尋找專業人士搭配訪問,讓觀眾能究其全貌,但有個人做到了,他,就是人稱「安可小王子」的譚運闓。
由譚運闓(人稱「安可小王子」)企劃主持的「安可歌詩協奏曲」以跨文化語境解構臺灣鄉土民謠,以各形式藝術詮釋臺灣民謠的藝術情感,並輔以藝文界大老的講解、演唱與分享,帶領聽眾進入台灣民謠風雲際會的大時代。
「安可小王子」譚運闓原本就讀嘉義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在學生時代即熱衷於表演藝術,並為了鑽研音樂與文學領域之奧妙,每天積極接觸相關知識與學理,多年來累積了一定的人脈與實力基礎,因此才能造就氣勢磅礡、博古通今的臺灣民謠節目「安可歌詩協奏曲」。
「安可歌詩協奏曲」不只眾星雲集,如:台灣國語歌壇第一代男歌王、唱片破百萬張第一人、國台語雙聲帶的巨星謝雷大哥;國家電影視聽文化中心董事長暨知名影評人藍祖蔚老師;知名詩人、作詞人、考古學家、兒童文學作家向陽老師;台灣電影導演、電影編劇、作家、電視節目主持人、國際知名電影導演李安的胞弟李崗導演;赴日留學的牙周病醫學博士越領域、博學多才的台灣歌謠創作家陳維斌音樂家等人,都給予節目思維的觸動與更多音樂交流與靈感。
由「安可小王子」譚運闓所企劃製作的「安可歌詩協奏曲」,根據著名學者施又文老師的建議,以經緯交織的手法、深入淺出的娓娓道來,並在其引導下,讓聽眾對於臺灣歌謠進行充分聆賞。
在經的部分(縱軸方面) 從流傳的區域、歌詞的內容、音樂特質與使用形式這三方面加以推介;在緯
的部分(橫軸方面)則依不同專題來分享各世代台灣歌詩的曲風和特色。以蘭陽地區為例,知名的蘭陽歌謠以歌仔為代表,發祥於20世紀初葉的宜蘭,早期演出多半為忠孝節義故事,歷經時代更迭,內容日漸多元精緻,甚至結合中西樂團與聲樂演唱家和其他戲曲或音樂劇跨界演出。
在蘭陽歌謠節目中,「安可小王子」譚運闓除了與聽眾分享台視楊麗花歌仔戲片段中最經典的「都馬調」和「新七字調」外,還有華視葉青老師吟唱的「吟詩調」等等。在安可曲的部分則創意解構「四季紅」室內樂,並分享巴雀室內樂團陽光青年音樂家們演奏的版與洪榮宏和蔡幸娟合唱的版本。
在單集節目就能製作弟如此多元與細心,如今由「安可小王子」譚運闓製作的臺灣民謠節目「安可歌詩協奏曲」已超過20集,不少人都表示經驗,沒想到臺灣歌謠不但不古板,反而具備了各種現代「時髦」與「新潮」的元素,除了讓老年人充滿懷舊之情外,對年輕一輩的年輕人們更是一種充滿樂趣的挑戰與學習!
節目哪裡看
http://www.cslive.com.tw/iln/PrincePoetryConcerto/
配圖:
跟詩人向陽大師聚聊天
跟國家電影視聽文化中心董事長 藍祖蔚
跟李安導演的弟弟李崗導演交流
台語歌謠大師 陳維斌
跟謝雷大哥
譚運闓 安可小王子
表演藝術工作者
劇場導演
選秀節目總評審
正聲廣播電台主持人
美國CIFIM管理學院 榮譽顧問
英國國際企業家聯盟成員
大專院校講座講員及社團顧問
政大法律事務所媒體顧問
中學關懷青少年專題講座講師
公益團體講師及顧問
富居娛樂有限公司海外留學部部長
安可文教總策畫(安可文教編劇小組執行總監&影視文教、生活資訊節目策畫製作)
台灣經理人協進會 監事
新加坡OMEGA學院 戰略顧問
中華經濟區域戰略發展協會成員
美國密西根MIS國際菁英盃競賽榮譽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