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走路的模樣很重要嗎?  徐偉珍撰 3300

 

各位聽眾朋友大家好,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主題是:「孩子走路的模樣很重要嗎?」中國古代有一句話說:「三歲看大,七歲看老」,是指通過兒童三周歲時的心理特點與個性表現,就能看到長大後的心理與個性形象的雛形;而在七歲時孩子的種種個性與表現,往往會影響孩子的一生。那究竟這種說話有沒有甚麼依據呢?三歲與七歲的心理層面是否也與生理層面有關聯呢?在本次的節目中,將以「孩子走路的模樣」與「年齡」的關係與「孩子走路的模樣是否很重要」兩個層面,為讀者剖析是否我們該在意孩子走路的模樣等相關議題。
 

一般來說,孩子從一歲左右開始學走路,正常學步的嬰兒出現用腳尖走路的「尖足」,是屬於正常狀況,因為寶寶剛學走路時重心往前,小腿肌肉緊張、缺乏觸地感、加上身體不夠協調,因此產生了醫學上所說的「足尖步態」,此外不合腳的鞋子、不舒服的襪子也會造成寶寶顛著腳走路。但如果寶寶的「足尖步態」伴隨聽力不靈敏,則有可能是腦癱的症狀,則需要去醫院檢查評估。
 

一歲半之前,孩子還沒學會很好地控制自己的腳步,跌跌撞撞地走路是完全正常的;二歲前的寶寶會容易有o型腿,那是因為嬰兒出生前在媽媽小小的子宮裡長大,腿部也會受到壓迫,所以剛出生時本來就是O型腿,隨著年紀漸漸成長,如果過度矯正O型腿,則會慢慢變成X型腿,大約在四歲前後X型腿會最嚴重,隨後又會再慢慢拉直,約到八歲左右變成正常的外觀。三歲之前,有些孩子為了保持平衡,而出現「內八字」,大約三歲左右,隨著孩子大腿和小腿肌肉的發育結實,這種走路的姿勢就會消失。五歲前的孩子,腳底弧度發育未完成,平足造成孩子走路姿勢像鴨子,五歲以後,足弓漸漸形成,「鴨子步」的症狀也會消失。

由此可知「三歲看大,七歲看老」,雖然原本是說孩子人格與興趣的養成,在七歲以前是性格決定時期,而性格與走路的姿勢與模樣,乃至一個人散發的氣質等等,都有非常密切的關係。怎麼說呢?如果您有機會帶孩子去參觀美術館或圖書館時,在普遍安靜的公眾環境中,此時孩子的腳步聲如果很大聲,打擾周圍的寧靜,必定會給人「沒有氣質」的形象,這時候除了口頭告誡孩子走路聲音不可以那麼大聲、以免吵到其他人之外,也要好好觀察孩子走路時的腳步,是否施力點出現了問題,才會讓孩子無法控制自己腳部的聲音?如果孩子是以腳板著地,在腳板拍擊地板時,自然會發出擾人的巨大聲響;此時應該調整其走路的姿勢,教導孩子以腳跟著地,走路比較輕盈、有氣質,也比較不會影響別人。

 

「孩子走路的模樣很重要嗎?」答案是肯定的,除了特殊狀況之外,一般來說,孩子走路的模樣會在八歲以前定型,也恰巧應證了「三歲看大,七歲看老」的俗諺,因此在孩子六歲、七歲時,就需要就其走路的模樣加以觀察與矯正,但在八歲之前,孩子會因為各種先天發育與習慣的影響,而影響走路姿勢與模樣,而孩子在八歲之後的走路模樣,很可能就是影響他這一生中給人的氣質與第一印象,甚至在成年之後的企業面試,也會看一個人走路的模樣,而推測其人品與性格,因此在孩子還在成長的時期,父母可以時常關注其走路的模樣,對孩子這一生的發展,都會有正面影響。

 

最近我去一位親戚家拜訪時,看見了他家國小一年級、要升二年級的男孩,原本應該是瘦削的身體,臀部突然大了起來,與他原本瘦削的身體不成正比。這孩子我從小看著他長大,對他原本的身材再也清楚不過,我看他的臀部突然大了起來,就開始觀察他的姿勢,原來在六歲之前,他原本是個活潑好動的男孩,在嬰兒時期便會吊單槓,長期鍛鍊下來,他的雙手非常的有力,在六歲以前同齡的幼童,幾乎沒有人可以在吊單槓上面贏過他,不但可以換手前進,還可以單手支撐很久,當時他的身形很勻稱纖細,誰知許久不見,這孩子的身型也發生改變了。

 

觀察的結果為,由於這個男孩在六歲之後染上了愛看電視的習慣,很早就學會使用遙控器,一看電視就是一整天,看電視時脊椎與腰部都是歪斜地,以各種姿勢躺臥在沙發上看電視,平時由於坐姿不良的關係,造成小小年紀就開始駝背,與之前直挺挺的身形相去甚遠。此時父母千萬要驚覺,人類本來就是脊椎直立的動物,如果正在發育的孩子脊椎發生歪斜,不但會影響正常發育,甚至影響到五臟六腑與血液循環的健康。這個一年級男孩也因為長期以來姿勢不良的關係,影響了原本先天優越的體能條件,不只影響呼吸順暢程度,在吊單槓時也是一下子就容易感受到勞累,體力也大不如前了。

 

在這個一年級男孩不看電視時,我要求他站起來,發現他脊椎已經歪斜,導致臀部不合比例的變大,此外肚子還凸起來,脊椎的骨頭已經明顯從直立型變成s型。我請他背貼在牆上時,他無法貼平,而且馬上就累了,他敷衍的用背貼著牆,把肚子凸起來。我就學他的姿勢,把肚子凸起來走路,在他面前肚子凸起來走過來又走過去,他就笑了。我對他說:「你看這樣走路的姿勢很好笑,對不對?」他笑得更開心,還捧起肚子蹲在地上笑。直到我跟他說,你現在走路的樣子就是那麼好笑,只是沒有人告訴你,你也不知道。他停止了笑聲,也發現自己走路的模樣十分不雅,才開始認真看待自己的身體。雖然他還是會歪斜著身體看電視,但現在在提醒他坐好時,馬上就可以改正過來,不像之前一樣叫不動了。

 

當我們自問:「孩子走路的模樣很重要嗎?」先別急著回答,讓孩子自己做決定,他才能夠有比較深刻的感觸。走路的模樣反映出一個人的人格、個性與習氣,是非常重要的第一印象。而所謂的「模樣」也不只是表面的樣子,也包含聲音。因為走路是腳與地面的互動結果,就像剛才我們說過的,在安靜的環境有沉重的步伐聲音,容易給人「不雅」的印象;但有時候腳步聲音並不沉重,卻依然給人「不雅」與「嘈雜」的感覺,像是緊湊的小碎步,就帶給人煩躁的緊張感;拖拖拉拉的腳步聲,讓人感受到鞋底與地面磨擦的聲音,也非常擾人。有時候孩子並沒有特別意識到自己「走路的模樣」帶給周遭人的感覺,這時父母就需要原汁原味表演給他看,並問他自己的感受如何,才能加強他想要改善自己走路的模樣之相關動機。

 

那問題來了,如果您自己有駝背,要如何教孩子不要駝背呢?孩子一定會問您,媽媽您自己還不是駝背,為什麼叫我不要駝背?這是您可以跟孩子說,媽媽是因為年紀大了,大人已經不會再長高了,但是你還是那麼可愛的小朋友,你還會再長高,如果你現在就開始駝背的話,以後長大了,背就會像老公公,老婆婆一樣,直不起來了。

 

在說完話的時候,您可以立即上網搜尋各種姿勢不良的照片,還有老人駝背的照片給小孩看看,然後再找一些走路姿勢優美的照片,提供他做判斷,問他哪種姿勢比較漂亮?或者一些喜愛史前恐龍的小朋友,您還可以拿出「人類演進史」的圖片,告訴孩子說,人類從爬蟲類逐漸進化成直立的人類,如果駝背走路,看起來就會像爬蟲類了。孩子看見圖片以及您的解說,一定會產生認同感,從而注意自己走路的模樣。

 

「孩子走路的模樣很重要嗎?」答案是肯定的,第一點就是氣質與禮貌,不發出讓其他人不愉快的腳步聲,給人一種受過良好教育的印象,也會讓孩子長大後的職場環境中有獲得加分的作用。第二點就是健康與體能,長期的姿勢不良不但影響走路的模樣,也使得體能發生變化,待孩子長大時,這些變形的骨骼定型時,還會嚴重影響孩子五臟六腑的發育玉身體健康。第三點就是人際與溝通,我們常常聽到「肢體語言」很重要,當人們不說話時,都是依靠「肢體語言」的溝通與解讀,讓人們決定要跟哪些人靠近、跟哪些人做朋友,如果孩子走路的模樣太過沒精神、彎腰駝背,也會影響到他們在人際關係中互動是否有自信,以及有沒有人願意跟他們做朋友。因此簡單的走路姿勢,對孩子的身心健康的發展,影響都是相當劇烈的。

 

現在節目已經接近尾聲,今天跟大家分享的主題「孩子走路的模樣很重要嗎?」答案雖然是肯定的,但是也千萬不可操之過急,前面有提到X型腿的矯正到八歲時,才能逐漸回復正常,甚至有些孩子要到十二歲時,才能改善X型腿的外觀。因此「孩子走路的模樣」固然重要,也要同時考慮到孩子各方面發育的特質,例如,如果太早矯正幼兒的O型腿或鴨足,一個不洽當的矯枉過正,反而會造成孩子發育上的傷害,因此過與不及都是不好的,還是要同時詢問醫師與專家的意見、以做出正確的判斷,這樣對待孩子才是最好的方式。感謝您今天的收聽,我們下次再會。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徐偉珍老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