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News12  青少年版  103年第16週 04/13-04/19

《從「屎料」看「史料」》s10



從「屎料」看「史料」



領域的占有是動物的天性,也是生存本能,對子孫的繁衍也非常有幫助:不但可以保證有穩定的食物來源、使動物有安適的居家環境,而且一旦出現緊急情況,可迅速而熟練地選擇躲藏地,以逃避掠食者的法眼。此外,領域的占有可以確保在生殖活動期間減少其他動物或是同類的干擾。通常動物都會以視覺(如醒目的顏色)、聲音(如蟲鳴鳥叫)、氣味(如排泄物或腺體的分泌物)等方式劃分自己的領域,用以警告外來者。而這三者中我們比較熟悉的方式,就是以排泄物的氣味所劃分領域的方式了。



像是大貓熊團團一到新家立刻「解放」劃地盤;小貓咪為了劃分地盤,也會在房間內排尿;狗狗會在住家附近尿尿,以做為地盤的標記、公河馬會在自己的地盤排泄一堆又一堆的「便便山」,用以威嚇其他動物的貿然闖入,另外排尿時可以同時發射便便攻擊,便便噴得越遠,越能代表公河馬的力量和權威;大象、羚羊和馬,都會在集中地點排便,以劃分領域。



這些現代動物的故事或許您還聽得不過癮,其實動物以排泄物作為領域劃分的方式,在史前的三疊紀(Triassic,2.5億至2億年前)中期就已出現。考古學家在阿根廷拉里奧哈省(La Rioja)發現了恐齒龍獸的糞便化石,這些巨大的糞便化石,震撼了人們的眼睛,因為最大的直徑甚至有四十公分,不難想像其體積是何其壯碩!



恐齒龍獸是三疊紀中期最大型的草食動物,體型類似犀牛。被發現的糞便化石堆有著「史上最古老的公廁」之美稱。這個「恐龍公廁」顯示出恐齒龍獸是群居的動物,也是考古學家首次發現古爬蟲類動物會在同一個地方排泄的「史料」。恐齒龍獸巨大的糞便堆跟河馬一樣,用來嚇退外來者入侵,也像其他動物一樣,做為其生存領域的占有與劃分。考古學家表示,恐齒龍獸為了避免寄生蟲的汙染、確保食物來源避免因不潔而引發疾病,故牠們不會在吃東西的地方上廁所,這個「恐龍公廁」的糞便化石也可以為史前動物飲食、疾病以及植物生長的研究提供線索。



動物用姿態、氣味、鳴叫等方式劃分領域、以保衛自己的生存空間,這個空間內含有佔有者所需要的各種資源,如食物、巢地和配偶等。從「恐龍公廁」的考古發現,我們其生存模式彷彿歷歷在目,也可從中一窺「由小見大」的真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徐偉珍老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