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本國刊登於中華民國103年12月份行天宮雜誌
許多畫家想臨仿他的枯塞寂寥、惜墨如金,但卻往往下墨太重或缺少其畫面的寧靜之感。他是逸筆的代表人物,也是位高潔的隱者。他,就是倪瓚。
生平介紹
倪瓚(1301年—1374年),江蘇無錫人,字元鎮,號雲林、曲全叟、幻霞子、荊蠻民等。元代山水畫的代表畫家、詩人、書法家。和黃公望、王蒙、吳鎮並稱為「元四家」。他出身豪門,為庶母所出、嫡長兄倪昭奎將其教養長大,家中所藏圖書文物甚多,早年倪瓚不問世事,專心埋首於詩詞古畫之中,細細鑽研,皆有心得。畫臨荊關董李之神,而能別出蹊徑,書法有魏晉之風,古樸天真。兄亡後,倪瓚當家,但沒有操持家務的概念,加上中年以後,元朝政局不安,他將家財分送給親友,又因建築存放圖書字畫的清閟閣而破產,繳不出苛捐雜稅,只能奔逃,在太湖划著扁舟二十多年,去世前才回到故鄉。心境上的轉換,使他的畫風也漸漸開始轉變。從早期學習荊關董巨溫潤、濃重的濕筆風格,變成了水分極少的渴筆風格,在墨色上也從濃重轉為淡泊,這又好似他的心境一般,使他成為後世高潔人格的典範人物。以皴法來說,早期以董源筆法的披麻皴為主,後來則使用自己研發、寫意心靈的折帶皴,樹立濃厚的自我風格。作品有《漁莊秋霽》、《幽澗寒松》、《容膝齋圖》、《江亭山色》等數十幅。
湖水玉汪汪 漁莊秋霽
這幅《漁莊秋霽》繪於1354年,其上有倪瓚題詩:「江城風雨歇,筆研晚生涼。囊楮未埋沒,悲歌何慨慷。秋山翠冉冉,湖水玉汪汪。珍重張高士,閑披對石床。此圖余乙未歲戲寫于王雲浦漁莊,忽已十八年矣。不意子宜友契藏而不忍棄捐,感懷疇昔,因成五言,壬子七月廿日。瓚。」
此作是在王雲浦漁莊的隨筆,原本並無題跋。18年後,王雲浦死亡,他的兒子將這幅圖藏起來而不忍心丟掉,倪瓚感懷之前種種情意,便於1372年將舊畫新題,以念故人。
從一河兩岸的構圖、單一調子的簡潔墨色,可看出是倪瓚的精典風格。此幅作品墨色較濃、下筆較重,和其後作品使用中間調子的墨色有很大的不同。跟後期的作品比起來,此幅圖在山石的皴染方面有較多董源筆意,跟成熟時期作品都以折帶皴作山石描繪有很大的差異,可見此時個人風格還尚未完全發展成熟,仍有游移的空間。
本畫構圖非常簡潔明瞭,樹木、山石皆以濃重的渴筆表現,富有精神與生氣。同時也可以感受到畫面中孤孑無人、靜謐煢獨之感。
瑟瑟幽澗松寒泉溜崖石
從作者自題:「秋暑多病喝,征夫怨行路,瑟瑟幽澗松,清陰滿庭戶。寒泉溜崖石,白雲集朝暮,懷哉如金玉,周子美無度。息景以消遙,笑言思與吾。遜學親友,秋暑辭親,將事於役,因寫幽澗寒松並題五言以贈。亦若招隱之意云耳。七月十八日倪瓚。」可看出這幅圖是在元、明江山易主的時候,倪瓚的親友周遜學在初秋暑熱未消時,和親人告別(或是將已有的媒妁之言辭退),而投入軍旅,倪瓚便以此畫與題辭來勸留他。
由此可知,這幅沒有標示出年代的作品,應是在明朝成立(1368年)前所作,當時倪瓚約60歲左右。倪瓚的長兄是道教的重要人物,在耳濡目染之下,倪瓚結識了許多道友,隱居、不出仕的思想在他心中是根深柢固、堅不可摧的。無論是中年以前家境富裕的倪瓚或是中年以後在太湖四處划船渡過餘生的倪瓚,都有著很深的避世思想。他不僅自己這樣想著,也勸別人不要汲汲於名利。這幅圖是對其親友周遜學的「招隱之意」,仿若是在說,你若是去從軍,像畫中這般的大好風光既不能一一盡覽,反而還會被名利世俗所羈絆,與其這樣,不如安靜孑然地當個隱者吧!
《幽澗寒松》所描繪的是太湖一處的風景,太湖周圍沒有高山,高度約為100至300公尺,故倪瓚畫中也無叢山峻嶺,這是對當地山水如實的描繪,和標準一河兩岸式的「心象山水」有很大的不同。此幅圖的山石皴法為折帶皴,是作者成熟期風格的作品。
倪瓚曾有「只傍清水不染塵」的詩句,表示不願為官的心志。此畫流水潺潺、僅有山林為伴,表達出一種靜中之境,讓人忘卻世俗的名利與煩惱。正因為倪瓚畫中有處處有「隱」的特質,安靜而不喧嘩,故後人將他的作品歸為逸品的代表。
江山無限景,都取一亭中
《江亭山色》創作時間僅比《容膝齋圖》早一個月,構圖也非常相似,不仔細看甚或會以為是同一件作品,可能是同一處景色的描寫,也或者是作者喜好的構圖表現。無論是《容膝齋圖》或《江亭山色》,從作者自題詩中所描寫的景色與畫中景色幾乎並無關聯。由此可知,對倪瓚來說,作詩與作畫是當時心象的表現,而不必與藝術表現一致。作者思緒如行雲流水,流暢自然地將兩種藝術同時呈現,卻不拘泥其精神上的一致性,亦可見其隨性自適的人格特質。
本幅作品使用倪瓚成熟期折帶皴筆法,對於這種技巧,清代鄭績曾言:「折帶皴如腰帶折轉也。用筆要側,結形要方,層層連疊。」《江亭山色》墨色比《容膝齋圖》更深些,筆觸也更乾些,同樣都有倪瓚所說「逸筆草草,不求形似」的畫風。他說的逸筆倒是真的,從容不迫、風格簡練、清高脫俗。至於「草草」來說,卻可不是那麼回事。草率一方面是自謙的說法,一方面也是因為他略去了中國傳統水墨畫繁複的皴染細節,跟一般傳統水墨畫作畫的工法相較則較為簡潔明快,故謂之「草草」。在「不求形似」方面,倒也不是畫不像,而是補充說明逸筆草草的原因是畫其真意、寫其神韻,而非外在寫實的描繪。
倪瓚每畫山水,多置空亭,自云:「亭下不逢人,夕陽澹秋影。」可見他畫中的亭,從來都不是為了人而設置,它們只是景觀中的必要元素罷了。作此畫時,倪瓚已散盡家財、洗盡鉛華,在太湖的船上浪蕩漂泊。此畫取材於無錫太湖一帶的風景,現為大陸著名的5A級風景區。倪瓚筆下的湖光山色,清靈卻不至於妖媚,反而給人一種空疏寂寥、遠離塵世之感。
小齋容膝度年華 容膝齋圖
《容膝齋圖》目前被收藏於國立台北故宮博物院,被指定為我國的國寶。依據作者自題,此畫畫於壬子年(1372年)的7月5日,時作者七十二歲。贈檗軒翁收藏二年,於甲寅年(1374年)的3月,以潘仁仲醫師燕居之所「容膝齋」為題賦詩,詩中描述此畫畫得是倪瓚的故鄉「錫山」,他希望能回到故鄉並到仁仲的「容膝齋」當面持巵酒為其祝壽。故可知此幅《容膝齋圖》,本作為祝壽賀禮之用,並且畫得並不是所謂的「容膝齋」。
《容膝齋圖》是倪瓚標準的一河兩岸式的三段構圖法。一河,指的是畫面中央留白的部分,間或點綴一些水中突起的石塊。兩岸則是前方的樹石與小亭與後方的山脈。這樣一河夾兩岸的構圖就被稱為三段式構圖法。畫中的小亭,本來或為旅人行經之庇蔭之所,在倪瓚題詩贈潘仁仲醫師後,常被借指為「僅可容膝」的容膝齋。
本幅作品用墨不多、墨色不深,是倪瓚典型的作品風格。跟一般水墨畫重視層層皴染相較,倪瓚簡化了傳統水墨繁複的皴染工夫,使畫面看起來特別潔白乾淨,仿若將其人格特質展現於畫面中了。據聞倪瓚有潔癖,在太湖撫舟隱居前,自家院子種許多樹,他老是嫌它們髒,每天都用水加以清洗,反倒把樹洗死了。再則他的作品不喜歡畫人,因為他認為「當今世上哪復有人?」所以作品時常只有靜雅淡泊的風景,看不到人的痕跡。推想是因為他道德的潔癖加上畫人會使畫面不那麼沉靜、安適,所以索性不畫了。也或許他想保存一種靜謐的特質,而人在畫中即使沒說話,也會被倪瓚嫌太吵的。
畫面墨色清淡,唯有山石上的苔點用色稍深,以及小亭前方的樹,為了強調前厚關係的層次感,而加了幾許墨色勾勒。略為強調景深,但仍不做太明顯、強烈的區分,給人一種淡而雅的感受。
冰壑玉壺是倪瓚
不管是性格或是藝術表現,倪瓚都是位個人色彩非常濃厚的奇人。在他的畫中,沒有殫思竭慮、繁複工細的構圖,而是一派的自在天然、簡淡蕭疏的氛圍。他的散曲<</span>折桂令>中說:「天地間不見一個英雄,不見一個豪傑。」可見他對「人」的標準是非常嚴格的,所以畫面往往不著一人。他將這種「人」的標準徹底實踐在生活上,如一次有錢人拿絹請他作畫,他不想成為有錢人的「畫師」,把錢退還給對方,還把絹給撕碎了,被對方痛打一頓。別人問他被打為何都不喊叫呢?他卻說:「一出聲便俗」。倪瓚恥於當個俗人,做事情有許多自己的標準,並會以此標準去評判他人,也在無形中樹敵不少。但也因為這樣的個性,使後世之人加倍的景仰他,明代江南人以有無收藏他的畫而分雅俗。中國近代書法家李瑞清則認為他的書法:「如詩中之有淵明(陶淵明),然非肉食者所解也。」倪瓚被尊為「中國古代十大畫家之一」,英國大不列顛百科全書也將他列為世界文化名人。後人喜稱他為「倪高士」,用以紀念這位與世獨立、高風亮節的藝術家。
許多畫家想臨仿他的枯塞寂寥、惜墨如金,但卻往往下墨太重或缺少其畫面的寧靜之感。他是逸筆的代表人物,也是位高潔的隱者。他,就是倪瓚。
生平介紹
倪瓚(1301年—1374年),江蘇無錫人,字元鎮,號雲林、曲全叟、幻霞子、荊蠻民等。元代山水畫的代表畫家、詩人、書法家。和黃公望、王蒙、吳鎮並稱為「元四家」。他出身豪門,為庶母所出、嫡長兄倪昭奎將其教養長大,家中所藏圖書文物甚多,早年倪瓚不問世事,專心埋首於詩詞古畫之中,細細鑽研,皆有心得。畫臨荊關董李之神,而能別出蹊徑,書法有魏晉之風,古樸天真。兄亡後,倪瓚當家,但沒有操持家務的概念,加上中年以後,元朝政局不安,他將家財分送給親友,又因建築存放圖書字畫的清閟閣而破產,繳不出苛捐雜稅,只能奔逃,在太湖划著扁舟二十多年,去世前才回到故鄉。心境上的轉換,使他的畫風也漸漸開始轉變。從早期學習荊關董巨溫潤、濃重的濕筆風格,變成了水分極少的渴筆風格,在墨色上也從濃重轉為淡泊,這又好似他的心境一般,使他成為後世高潔人格的典範人物。以皴法來說,早期以董源筆法的披麻皴為主,後來則使用自己研發、寫意心靈的折帶皴,樹立濃厚的自我風格。作品有《漁莊秋霽》、《幽澗寒松》、《容膝齋圖》、《江亭山色》等數十幅。
湖水玉汪汪 漁莊秋霽
漁莊秋霽
1354年
軸‧紙本‧墨筆,96 x 47 公分
上海博物館,中國
這幅《漁莊秋霽》繪於1354年,其上有倪瓚題詩:「江城風雨歇,筆研晚生涼。囊楮未埋沒,悲歌何慨慷。秋山翠冉冉,湖水玉汪汪。珍重張高士,閑披對石床。此圖余乙未歲戲寫于王雲浦漁莊,忽已十八年矣。不意子宜友契藏而不忍棄捐,感懷疇昔,因成五言,壬子七月廿日。瓚。」
此作是在王雲浦漁莊的隨筆,原本並無題跋。18年後,王雲浦死亡,他的兒子將這幅圖藏起來而不忍心丟掉,倪瓚感懷之前種種情意,便於1372年將舊畫新題,以念故人。
從一河兩岸的構圖、單一調子的簡潔墨色,可看出是倪瓚的精典風格。此幅作品墨色較濃、下筆較重,和其後作品使用中間調子的墨色有很大的不同。跟後期的作品比起來,此幅圖在山石的皴染方面有較多董源筆意,跟成熟時期作品都以折帶皴作山石描繪有很大的差異,可見此時個人風格還尚未完全發展成熟,仍有游移的空間。
本畫構圖非常簡潔明瞭,樹木、山石皆以濃重的渴筆表現,富有精神與生氣。同時也可以感受到畫面中孤孑無人、靜謐煢獨之感。
瑟瑟幽澗松寒泉溜崖石
幽澗寒松
明朝成立(1368年)前
紙本‧墨筆,59.7 x 50.4 公分
故宮博物院,北京,中國
從作者自題:「秋暑多病喝,征夫怨行路,瑟瑟幽澗松,清陰滿庭戶。寒泉溜崖石,白雲集朝暮,懷哉如金玉,周子美無度。息景以消遙,笑言思與吾。遜學親友,秋暑辭親,將事於役,因寫幽澗寒松並題五言以贈。亦若招隱之意云耳。七月十八日倪瓚。」可看出這幅圖是在元、明江山易主的時候,倪瓚的親友周遜學在初秋暑熱未消時,和親人告別(或是將已有的媒妁之言辭退),而投入軍旅,倪瓚便以此畫與題辭來勸留他。
由此可知,這幅沒有標示出年代的作品,應是在明朝成立(1368年)前所作,當時倪瓚約60歲左右。倪瓚的長兄是道教的重要人物,在耳濡目染之下,倪瓚結識了許多道友,隱居、不出仕的思想在他心中是根深柢固、堅不可摧的。無論是中年以前家境富裕的倪瓚或是中年以後在太湖四處划船渡過餘生的倪瓚,都有著很深的避世思想。他不僅自己這樣想著,也勸別人不要汲汲於名利。這幅圖是對其親友周遜學的「招隱之意」,仿若是在說,你若是去從軍,像畫中這般的大好風光既不能一一盡覽,反而還會被名利世俗所羈絆,與其這樣,不如安靜孑然地當個隱者吧!
《幽澗寒松》所描繪的是太湖一處的風景,太湖周圍沒有高山,高度約為100至300公尺,故倪瓚畫中也無叢山峻嶺,這是對當地山水如實的描繪,和標準一河兩岸式的「心象山水」有很大的不同。此幅圖的山石皴法為折帶皴,是作者成熟期風格的作品。
倪瓚曾有「只傍清水不染塵」的詩句,表示不願為官的心志。此畫流水潺潺、僅有山林為伴,表達出一種靜中之境,讓人忘卻世俗的名利與煩惱。正因為倪瓚畫中有處處有「隱」的特質,安靜而不喧嘩,故後人將他的作品歸為逸品的代表。
江山無限景,都取一亭中
江亭山色
1372 年
軸‧紙本‧墨筆,94.7x43.7 公分
故宮博物院,台北,台灣
《江亭山色》創作時間僅比《容膝齋圖》早一個月,構圖也非常相似,不仔細看甚或會以為是同一件作品,可能是同一處景色的描寫,也或者是作者喜好的構圖表現。無論是《容膝齋圖》或《江亭山色》,從作者自題詩中所描寫的景色與畫中景色幾乎並無關聯。由此可知,對倪瓚來說,作詩與作畫是當時心象的表現,而不必與藝術表現一致。作者思緒如行雲流水,流暢自然地將兩種藝術同時呈現,卻不拘泥其精神上的一致性,亦可見其隨性自適的人格特質。
本幅作品使用倪瓚成熟期折帶皴筆法,對於這種技巧,清代鄭績曾言:「折帶皴如腰帶折轉也。用筆要側,結形要方,層層連疊。」《江亭山色》墨色比《容膝齋圖》更深些,筆觸也更乾些,同樣都有倪瓚所說「逸筆草草,不求形似」的畫風。他說的逸筆倒是真的,從容不迫、風格簡練、清高脫俗。至於「草草」來說,卻可不是那麼回事。草率一方面是自謙的說法,一方面也是因為他略去了中國傳統水墨畫繁複的皴染細節,跟一般傳統水墨畫作畫的工法相較則較為簡潔明快,故謂之「草草」。在「不求形似」方面,倒也不是畫不像,而是補充說明逸筆草草的原因是畫其真意、寫其神韻,而非外在寫實的描繪。
倪瓚每畫山水,多置空亭,自云:「亭下不逢人,夕陽澹秋影。」可見他畫中的亭,從來都不是為了人而設置,它們只是景觀中的必要元素罷了。作此畫時,倪瓚已散盡家財、洗盡鉛華,在太湖的船上浪蕩漂泊。此畫取材於無錫太湖一帶的風景,現為大陸著名的5A級風景區。倪瓚筆下的湖光山色,清靈卻不至於妖媚,反而給人一種空疏寂寥、遠離塵世之感。
小齋容膝度年華 容膝齋圖
容膝齋圖
1372 年
軸‧紙本‧墨筆,74.7 x 35.5 公分
故宮博物院,台北,台灣
74.7x35.5公分
《容膝齋圖》目前被收藏於國立台北故宮博物院,被指定為我國的國寶。依據作者自題,此畫畫於壬子年(1372年)的7月5日,時作者七十二歲。贈檗軒翁收藏二年,於甲寅年(1374年)的3月,以潘仁仲醫師燕居之所「容膝齋」為題賦詩,詩中描述此畫畫得是倪瓚的故鄉「錫山」,他希望能回到故鄉並到仁仲的「容膝齋」當面持巵酒為其祝壽。故可知此幅《容膝齋圖》,本作為祝壽賀禮之用,並且畫得並不是所謂的「容膝齋」。
《容膝齋圖》是倪瓚標準的一河兩岸式的三段構圖法。一河,指的是畫面中央留白的部分,間或點綴一些水中突起的石塊。兩岸則是前方的樹石與小亭與後方的山脈。這樣一河夾兩岸的構圖就被稱為三段式構圖法。畫中的小亭,本來或為旅人行經之庇蔭之所,在倪瓚題詩贈潘仁仲醫師後,常被借指為「僅可容膝」的容膝齋。
本幅作品用墨不多、墨色不深,是倪瓚典型的作品風格。跟一般水墨畫重視層層皴染相較,倪瓚簡化了傳統水墨繁複的皴染工夫,使畫面看起來特別潔白乾淨,仿若將其人格特質展現於畫面中了。據聞倪瓚有潔癖,在太湖撫舟隱居前,自家院子種許多樹,他老是嫌它們髒,每天都用水加以清洗,反倒把樹洗死了。再則他的作品不喜歡畫人,因為他認為「當今世上哪復有人?」所以作品時常只有靜雅淡泊的風景,看不到人的痕跡。推想是因為他道德的潔癖加上畫人會使畫面不那麼沉靜、安適,所以索性不畫了。也或許他想保存一種靜謐的特質,而人在畫中即使沒說話,也會被倪瓚嫌太吵的。
畫面墨色清淡,唯有山石上的苔點用色稍深,以及小亭前方的樹,為了強調前厚關係的層次感,而加了幾許墨色勾勒。略為強調景深,但仍不做太明顯、強烈的區分,給人一種淡而雅的感受。
冰壑玉壺是倪瓚
不管是性格或是藝術表現,倪瓚都是位個人色彩非常濃厚的奇人。在他的畫中,沒有殫思竭慮、繁複工細的構圖,而是一派的自在天然、簡淡蕭疏的氛圍。他的散曲<</span>折桂令>中說:「天地間不見一個英雄,不見一個豪傑。」可見他對「人」的標準是非常嚴格的,所以畫面往往不著一人。他將這種「人」的標準徹底實踐在生活上,如一次有錢人拿絹請他作畫,他不想成為有錢人的「畫師」,把錢退還給對方,還把絹給撕碎了,被對方痛打一頓。別人問他被打為何都不喊叫呢?他卻說:「一出聲便俗」。倪瓚恥於當個俗人,做事情有許多自己的標準,並會以此標準去評判他人,也在無形中樹敵不少。但也因為這樣的個性,使後世之人加倍的景仰他,明代江南人以有無收藏他的畫而分雅俗。中國近代書法家李瑞清則認為他的書法:「如詩中之有淵明(陶淵明),然非肉食者所解也。」倪瓚被尊為「中國古代十大畫家之一」,英國大不列顛百科全書也將他列為世界文化名人。後人喜稱他為「倪高士」,用以紀念這位與世獨立、高風亮節的藝術家。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