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自然而然藏露淺深  吳冠德用身體實踐的藝術之道  徐偉珍撰

 

1618624555827.jpg

 

本文刊登於

WAVES生活潮藝文誌 春季號/2021
出版社:雨彤文化
出版日期:2021/03/25

 

藝術家吳冠德(Wu Kuan Te)自帶一股修行人的特殊氣質,其畫亦若是1979年出生於台北,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美術系、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美術研究所西畫創作組碩士畢業,作品獲獎無數,曾任新莊高中教師兼特教組、中華亞太水彩藝術協會秘書與常務理事、教育部審定高中美術教科書編撰者,作品曾獲國父紀念館、中正紀念堂、桃園縣政府、苗栗縣政府等公立單位用久典藏,作品獲邀美國紐約 Tenri Gallery、法國巴黎 ArtPaul Gallery、義大利 Fabriano、澳洲雪梨 Mosman Art Gallery、泰國 HuaHin BluPort 以及韓國、新加 坡、馬來亞、香港、上海、深圳等國際展出,作品曾被法國收編入《世界水彩選集》。

 

小標:幼年種下  藝術種子

 

(配圖吳冠德照片寫生照家人照)

 

吳冠德的大伯吳耀忠(1937-1987) 幼年時期就開始用父親(吳冠德的爺爺)的齒模石膏當作粉筆,在三峽老家走廊上畫塗鴉,他是繼承畫家李梅樹寫實手法的嫡傳弟子,在70年代鄉土文學運動時,吳耀忠繪製了大部分的書籍封面,像是1976年出版的首部臺籍作家全集《鍾理和全集》與陳映真大部份著作,封面皆由其所繪製吳耀忠受政治因素牽連入獄多年,出獄後與吳冠德一家同住,透過門縫吳冠德總能看見大伯作畫的身影,使吳冠德在年紀很小的時候,就能接觸藝術家的專業畫材也在他心中撒下藝術的種子。

 

藝術家吳耀忠在吳冠德8歲時逝世,至今,吳冠德耳邊縈繞著的,仍是大伯的呢喃:「藝術是條不歸路...很辛苦的一條不歸路...」他暗暗記下這句話,這是對他而言很重要的一句話。吳冠德於繪畫上的啟蒙較早,在繪畫上的起步也很早,在國小四年級時,就開始跟嶺南派的大師葉靜山老師學習素描與水彩的基礎,這種難度在一般來說,至少要國中以上才能學習。

 

「當時只有我一個人是小朋友,其他學生都是高中生」吳冠德笑著說:「老師常帶我們去坐公車去基隆去看海、到陽明山看樹的生長,還會撿石頭放在桌上,要我們去觸摸感覺。」在老師引導下,他真切地感覺到石頭千錘百鍊歲月的痕跡,再透過筆觸去呈現自己所思所見,對自然的嚮往在他繪畫的啟蒙階段烙下了痕跡,養成從小就喜歡看山看海徜徉於大自然的性格。

 

父親吳耀進雖不是為藝術家,卻帶給吳冠德更為重要的思想養分,他於東方哲學著墨甚多,在吳冠德他還小的時候,就丟給他一本富有詳解的《道德經》,當時父親跟他說:「如果你讀懂了,人生就開闊了。」此外,更曾與吳冠德暢聊道德經、存在主義與美術史等可見其哲學涵養豐富

1618624793523.jpg

小標:《道德經》中之藝術-自然為體、為相、為用

 

到國中時,吳冠德因為青春期特有的苦澀與哀愁,於《道德經》中尋求慰藉,他本是愛好自然之人,《道德經》的哲學觀不僅使他獲得許多人生的啟發,也表現在其創作上。在他青少年時期,就時常一個人背著畫具,漫無目地的四處漂泊寫生,他曾在風雨中聽濤觀浪在烈日下獨步林間,不只是找尋靈感,也為了找尋自己的存在藝術家天性的浪漫與自然率真的性情結合了《道德經》之」,加上他於大自然中觀察到的有感自然已然成為他藝術風格中不可分割之整體

 

在高雄師大時期,吳冠德其心靈導師高秀蓮教授(現為見迅法師),更加深了藝術家吳冠德將「藝術創作」視為「道之展現」的啟發,高教授以她在法國第一大學造型藝術博士所學發展出一系列以人性、動物性格、植物性格、神話等命題引導學生創作,學生每一週要創作出一件完整的作品,在上課前展演於教室,讓吳冠德有機會突破慣性,領悟創作中形而上的精神力量,了解「自覺而覺他」的重要,並認為自己身為一位「藝術家」,也應該承擔「教育家」的天命。

 

「透過創作關注生命本體的真實樣貌,藉由作品化為可見的形象,喚起心中探索靈魂、體驗自然的本能,突破操作視覺美感的慣性。」吳冠德說:「人的身體意志和宇宙間運行的『道』本為一體,在周行運動、循環往復間充滿了生動的氣韻流轉。外在的自然我們無法掌控也不可知,而內在的自然也有其自體運行之道

 

小標:《行為藝術系列》-人體是天生造就的自然

 

吳冠德大學時期以行為藝術、裝置和影像為主,其中為全台灣,甚至是對岸民眾所熟知的,就是他曾是2003年高師大在駁二特區的露天表演劇場「使命-天體日」主辦者,這起「裸體打籃球」活動還未舉辦便震驚社會,一度鬧得沸沸揚揚、占盡各大媒體版面惹出不少風波與爭議因此活動改以在豆皮咖啡館身穿白衣、手持康乃馨,利用白煮蛋、白紙來表達天體赤裸身體的聖潔,並以天體來自於母體呼應隔日的母親節。

 

「天體乃為宇宙運行的道理,是哲學思想中的重要精神,在中醫的概念中象徵人體中心臟、血液、脈搏、骨骼等規律秩序。例如:心臟與動脈為非自主的收縮,而肌肉神經則受到意識的控制。」吳冠德說道:「身體在這樣自主與自然運作中自成一體,所以身體為宇宙的縮影,連結大宇宙自然運行。」

 

配圖:波光 雲影 跳躍中的自己  行為影像

 

吳冠德在大學時期的影像作品《波光、雲影、跳躍中的自己》,延續其「天體」觀,退去一身衣物,感受身體在反覆向上躍升的狀態中,身體內在最細微的變化,身體運動的過程,會感受到身體肌耐力與意志的極限,同時血液循環與心跳的速度也會有所變化,之後在合成剪輯波光與雲彩,使身體韻律與波光、雲彩發生虛實交疊的互動,呈現出其「天體運行」的自然觀。

 

大三升大四的暑假,吳冠德的父親在被送進加護病房的前一天,突然跟他說一句話:「冠德,你要思考什麼是藝術的主體性」這竟成為父親對他的臨終期盼與遺言,他連接父親給予的《道德經》意涵,與他遇到過每一位恩師給予他的養分,確定了他此生的藝術道路---「回歸自然」。

 

對吳冠德而言「回歸」是回到最單純的初衷,將藝術創作與人生更為緊密的結合並且將「自然」分為三個面向一是指河、海、山、林的自然天地以及身體與心靈內在自然;二是指讓自然成為一種生活態度並去除過多人為意志導向的創作形式;三是指自發、自生、自然而然的自由狀態。這些,也是他秉持至今「回歸自然」的一貫創作理念。

 

配圖:至圓  行為藝術

 

《至圓》是吳冠德從大二(2002)創作至今的行為藝術創作,由數個原本不完滿的「圓」層層交疊,漸漸交疊出趨於「正圓」的圖像。「面對這個圓好像在面對自己,手中的筆開始隨著先前的軌跡旋繞,在這個重複的動作之中,進入了『圓』之中,也進入了『我』之中,在不斷流轉的過程裡生命也同時在流轉轉向的是知與未知之間感到無比的寧靜與自在。」吳冠德說:「我也體悟到,人生如同徒手畫圓的過程,每一個圓都是不完美的,但無數個圓累積起來,就成為一個至大的圓滿,因此一切順其自然方能體會『無常如常』之道。」

 

《至圓》的創作過程也開展了他日後加上自動裝置創作天地流轉圓幅作品使得這些作品在機械作用下可以360度旋轉的審美新形式除了畫作本身是圓型之外,也打破一般繪畫觀賞的方向性。一般來說,觀賞傳統水墨畫的視角為右到左、觀賞一般畫作皆是由上到下等在觀賞天地流轉》系列作品時,360度的視角,使得旋轉的過程觀眾的審美視角沒有起點、也沒有終點凝聚成一個《至圓》給人一種宇宙的廣大印象也有許多人表示每次看見吳冠德的畫作時就好像是在觀賞齊柏林執導《看見台灣》的紀錄片,是那麼樣的真誠、坦率及「自然」,帶給人無比的祥和與寧靜。

 

配圖:共月

配圖:共月細部

配圖:法國總統歐蘭德蒞臨吳冠德個展現場

 

小標:《天地流轉系列》-觀象於天,觀法於地

 

在創作《至圓》時,吳冠德是以手的360度旋轉弧度、反覆描繪、令重重影子反覆疊加、以趨近於「正圓」,而創作《天地流轉》系列作品時,吳冠德是以360度繞行的「身體運轉」的方式,在圓形的畫布作畫,除此之外,吳冠德也特別在《天地流轉》系列作品後面安裝機械式旋轉裝置,同樣也令觀者視角以360度姿態觀看,無論創作者或是觀賞者皆以趨近於「正圓」的方式與畫作互動,這與宇宙星系的「自轉」與「公轉」原理不謀而合,因而更貼近「自然」。

 

《天地流轉》系列作品皆為180cm x 180cm的大幅圓形油畫作品計有《吐納天地》、《如常蘊轉》、《共月》、《蘊轉1~《蘊轉6》、《天地流轉1~《天地流轉4》等10餘幅作品吳冠德表示此系列作品是「透過畫布背面的旋轉裝置,呈現時序遞嬗與空間變化,融入宇宙永恆的無盡循環中,孕育大地之能量,化為流動的光與氣,運行於無窮盡的道體間。」本系列作品於2019年吳冠德於香港的Art Central「天地無垠」個展時展出時法國總統歐蘭德還特別蒞臨現場觀展台旺文創也看重此系列作品的氣勢磅礡,因而將其《天地流轉》系列製成拼圖。

 

 

配圖如常蘊轉 Eternal rotation 吳冠德、石傅曼 油彩、繡線於棉布 直徑100cm 2018

配圖-石傅曼「如常蘊轉 Eternal rotation」繡線於棉布

配圖如常蘊轉局部圖

 

如常蘊轉》是吳冠德與妻子石傅曼(Amanda Shih)因應2018年「台北繡」展演活動,結合傳統刺繡工藝與油畫創作第四度合作的作品。(前三次分別為2011祤白》、2014風靜2017年台南水岸藝術節)。吳冠德表示:「『』轉之『,我取其包容、聚集、沉潛之意,這就是中文的奧妙。」

 

他採以道路邊、自然界撿拾的樹枝、種子、石頭等自然物取代油畫傳統的畫刀與畫筆,並以事先並未構圖、造物主式的「冥想」、「無所為而為」的「自動性技法」以減法將自然的形象從深藍的底色中刮除

 

「透過刮除的技巧讓影像浮現,呼應大地之母所孕育不斷向下扎根、向上延伸的生命。吳冠德說:「畫面中央結合傳統刺繡的技巧,漆黑的夜空中,呈現月相:朔(新月)、娥眉月、上弦月、盈凸月、望(滿月)、虧凸月、下弦月、殘月的變化,象徵時間的流轉、物換星移,體現無盡地道體運行間,生命無常如常之理。刺繡的工法與我本身油畫創作有許多相似,皆以線性為主,需要耐心與專注力一點一滴積累,在反覆操作的過程中以動入靜,在密集勞動身心狀態中進入形而上的精神力量。

 

有別於傳統繪畫以顏色彩繪的加法」,吳冠德以自然物取代比,並以自然冥想的「減法」方式,

讓畫面上的自然風景「自然而然」地生成,並360度繞行的方式作畫讓畫作360度旋轉,呼應宇宙星際引力間的自轉與公轉,這些,也在在符合吳冠德所倡導的、三種層次的自然」與其「藝術之道」。結合妻子傳統刺繡工法之創作就如同吳冠德所說:「不僅是視覺的藝術、是觸覺的藝術、更是具有強大身體性與時間的藝術,並且能創造更多傳統與當代結合的可能性!

 

大學畢業後,吳冠德一邊在母校新莊高中兼課一邊就讀於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系研究所,在師大他遇見了陳淑華老師,其多元的美術史觀對吳冠德創作產生了深刻的影響使他了解繪畫材料與創作內涵間密不可分的關係;並且幸運的受業於有「臺灣塞尚之稱的李焜培教授執教生涯最後一學年的水彩課,大師典範讓他至今印象深刻

 

小標:《人物畫系列》-婚前旅行的幸福記憶

 

配圖:早晨的梳洗

配圖:印度母與子

配圖:早安!德里

 

吳冠德與從事造型設計、彩妝的妻子石傅曼相識於2006年,於2008年結婚,因為喜歡印度、尼泊爾的人文和民族風情因此在此規劃他們的浪漫婚前旅行。對於藝術家吳冠德來說,他奉為一生的藝術圭臬為父親臨終遺言-思考藝術的主體性」,也確認了他「回歸自然」的創作路線,因此他的畫作大都以自然」為主,在這趟旅行中,吳冠德的水彩寫生,如:《男人的午後時光》、《橘子熟了》、《尼泊爾的老婦人》、《早晨的梳洗》、《山中老父》、《印度母與子》、《早安!德里》等,留下不少傑出的人物畫,可說是彌足珍貴。

 

《早晨的梳洗》中,有一白髮老翁胸前似揹著嬰孩,手提水壺倒水洗手,其誠懇生活地樸實模樣,格外動人。令筆者想起17世紀荷蘭黃金時代畫家·維梅爾(Johannes Vermeer1632~1675年)的名畫《倒牛奶的女僕》,二者皆是由容器中倒出水生動地描繪出液體正在流動的樣子在靜中描繪出動在俗民的簡單生活中見證點滴生活小事的美好

 

《印度母與子》與《早安!德里》皆是顏色鮮明的人物畫,前者以藍、紅二色對比,後方的藍色牆面充分襯托出印度母親的紅色上衣,藍色牆面上的深藍色樹影痕跡,與地面以筆掃過的影子痕跡,加上後方白色牆面的藍色斜線影跡,形成一種近乎「圓形」地反覆迴旋,此種畫法也呼應吳冠德長達18年的持續創作《至圓》的精髓,與《天地流轉》系列作品360度的動態旋轉,顯現出出大自然「生生不息」的循環精神。後者則以色面做處理,將當地的風情揮灑地淋漓盡致、令人暢快不已!

1618625243514.jpg

小標:《忘憂系列》-臺灣風情紅到國際

 

配圖吐納

配圖吐納創作中

配圖:忘憂一

配圖吐納忘憂刊登於世界水彩大賽選集

 

吳冠德在國外遊歷,累積了上百幅外國水彩寫生,在國內,亦積累許多寫生作品,《忘憂系列》亦是其中的代表作之一。1999921日上午14715.9秒,我國發生了921大地震,是自二戰後傷亡損失最大的自然災害,海拔約2000公尺的忘憂森林也在此時地震中形成堰塞水潭,杉木聳立在水窪潭中,加上其根部長年浸泡在水潭中,導致木質枯萎形成白木林,高海拔加上雲霧裊繞自成一幅人間仙境

 

描繪出921地震造就的忘憂森林美景的《忘憂系列》計有:《默照》、《觀靜》、《忘憂一》、《忘憂二》、《水韻如詩》、《忘憂之映》、《吐納》等作品,其中《忘憂一》與《吐納》皆獲得2014年世界水彩大賽入選,這兩幅畫作也被收錄於《世界水彩大賽選集World Watercolour Competition Catalogue 2014》的161頁,吳冠德也因此於2015年獲邀至法國巴黎進行短期水彩示範教學,也可說是讓臺灣的美景紅到了國際。

 

寫生,寫的是生命力,寫的是生動的氣韻,寫的是無止息的物我交融,寫的是大地的脈動,寫的是併發流轉的生命感動,寫的是當下,寫的是記憶,寫的是心眼靈視的感覺世界,寫的是永恆的道。吳冠德說:「我的水彩畫相對油畫比較具象跟寫實透過寫生我將忘憂森林的奇幻場景那種虛實之間的並存給表現出來。」《忘憂系列》的奇幻美景浪漫而乾淨透徹也讓觀者見了能夠樂以忘憂」。

 

在唸師大研究所的期間吳冠德同時也在母校新莊高中任教這是他對洪東標老師的承諾他做過3年的特教組長還辦過北區的術科聯招教書兼行政職責使他無多餘的時間精力從事繪畫創作。「老婆要我將青春奉獻在自己最熱愛的事物上,在夜深人靜時鼓勵我離職創作」吳冠德說道,但學校的同僚皆是吳冠德學生時期的師長,一提離職面臨地更是排山倒海的人情壓力。「校長說:『你們藝術家就是浪漫在台灣做專職創作一定會餓死。』並列舉失敗的例子給我聽。」吳冠德笑著說:「但我心裡想的都是成功的例子,於是就決定不給自己留後路專心投入到創作裡。」

 

小標《法國寫生系列》異國風情筆中來

 

配圖:停駐的時光(巴黎)

 

2011吳冠德辭去長達7年的穩定教職工作,當時大女兒才1我就帶著妻子一起旅居法國一邊流浪一邊創作吳冠德說:「雖然日子辛苦了點可是精神的回憶是無價的法國舉目所及都是最經典的美學作品每天光是看這些就飽了我女兒常常抱著一根比他還高的法國長棍麵包就足夠我們一家人吃一天。」

 

在法國流浪寫生的期間吳冠德隨身帶著速寫本走到哪就畫到哪,在此期間,他的繪畫靈感與創作量,都提升到一個新的高度,水彩寫生作品計有:《無聲的香頌》、《凡爾賽牧場》、《陽光艾克斯》、《漫步聖米歇爾山》、《藍調艾菲爾》、《蒙馬特初雪》、《秋瑟(巴黎大皇宮)》、《璀璨巴黎》、《巴黎市政廳》、《莫內的幸福花園》、《如夢秋水|楓丹白露》、《蔚藍港灣.南法坎城》、《陽光中的聖母.南法》、《萬神殿》、《陽光古城.南法亞維》、《亞維儂玫瑰》、《馬賽港午後》、《塞尚之路》、《光耀戰神.巴黎》等超過100幅作品

 

這是一種當下比較即興的一種創作方式,」吳冠德說:「如果拿出相機拍下瞬間結束離開回來就忘掉了坐下來畫一張大概1020分鐘可以完成1幅圖都會讓我想到當時的情景,在一筆一畫之間與情境作交流這個地方才會真正進入到我的心裡面。」

 

吳冠德說:「水彩的迷人之處在於水分暈染的一瞬間尤其在寫生的時候整個空氣的流動非常貼近我要表達的東西。」作品《停駐的時光》採用濕中溼的畫法,此種畫法需要利用水、色未乾之際拿捏用色若過溼則造成顏色流動散佚過乾則造成顏色無法融洽地縫合,易成呆板之姿,在此幅作品中,足見創作者對於水分與色彩掌控之自信,在繁華的巴黎街道上以水、色交暈的朦朧,凝鍊出一種屬於靜物畫的果含蓄柔潤。

 

配圖 無聲的香頌 (巴黎蒙馬特) 42cm X 29.7cm

 

《無聲的香頌》是吳冠德2012年冬天在法國的寫生作品,當時他本在普羅旺斯享受和煦的陽光,但聽聞一個機會,可以前往蒙馬特從事藝術創作,於是便攜著妻小風塵僕僕地趕往蒙馬特。畢卡索達利等偉大藝術家都曾經在巴黎的蒙馬特工作室進行創作身為一個創作者有機會在蒙馬特工作也算是一個夢想所以當時就搬著所有畫布家當舉家從南法坐高鐵前往蒙馬特。」吳冠德說:「當時正好遇到法國十五年來最大的一場雪這個雪積的很厚所以這個作品叫做無聲的香頌》。」

 

香頌(chanson),源自於拉丁文cantio,是法國對歌曲的泛稱《無聲的香頌》即意指法國吳生的歌曲這畫名也取的頗有詩意。「在平時,蒙馬特有很多小酒館是個喧囂的觀光勝地而在這幅圖中整個蒙馬特小山丘只剩下一隻貓在一片寧靜中踏在雪上讓整個空間更安靜。」吳冠德說:「我透過一隻黑貓好像把觀眾帶到時光隧道這種心境其實就像電影午夜巴黎那樣一個轉角好像就可以回到那個美好的年代我在追想著那些偉大藝術家的靈魂們也許就在這個轉角你就會遇到達利就會遇到畢卡索。」

 

小標成立庶民美術館

 

配圖庶民美術館照片1~3

 

自法國行旅歸國後吳冠德與母親、太太一同在三峽老街成立庶民美術館」,希望打破藝術的「菁英」特質,以「庶民之姿,讓更多人可以就近親近藝術母親林素瓊為木工藝術家庶民美術館內的傢俱包含招牌多出於其手藝妻子與母親並合作植栽,營建空間中的生命力;吳冠德則在充滿古風的基礎上,融合多年來在法國養成的時尚感,使建物兼具古典與設計感成為打卡的熱點

 

吳冠德是三峽老街的第三代日據時期吳冠德的爺爺在老街的92號開設聚雲齒科」。「父親因為愛好古董,年輕時也做了跟我現在一樣的事,散盡家財成立聚雲藝術坊』,作為古董與畫作的展示空間。」吳冠德說:「後來三峽老街觀光帶起來之後老家被賣掉我們舉家遷居至96隔了5同樣的事情又發生因為我們把房子重新設計裝潢吸引媒體的注目房子增值又被趕走了。」

 

原本對三峽舊地心灰意冷的吳冠德,卻遇到老街110號的好房東周宜發先生。「周先生認為三峽在地的藝術家有李梅樹還有我大伯吳耀忠希望能夠有所傳承。」吳冠德說:「我將房子租下來,找來古蹟修復團隊與雕塑家花了9個月的時間才裝修完畢因為它已經有100年的歷史了我希望透過整修至少讓它還可以再撐100。」

 

庶民美術館坐落於民權街110號,廁所外牆上的TR紅磚為日據時期台灣煉瓦株式會社的一級磚,是吳冠德從老家拆下來的兩個圓形窗呼應吳冠德圓型尺幅的畫作深長的格局造就賞畫最佳動線、上方的天井為自然的通風與採光,成為古典與現代相結合的展所。

 

吳冠德除了與當代藝術家積極合作,在庶民美術館展出、從事教育活動之外,庶民美術館內部也有許多日據時期與民國時期老物件的常設展像是其祖父留下的日據時期的藥櫃、還有一罐一罐的罐子放滿祖父當時為病人拔下的牙齒,也保留大伯吳耀忠的陳舊畫具。新舊交融的和諧,也讓庶民美術館成為三峽當地的教育場所。

 

小標《巨幅油畫系列》氣勢磅礡

 

配圖: 無垠局部

配圖:無垠創作中

配圖:回望

配圖:回望細部

配圖:與自己的巨幅油畫無垠合照

 

 

行為藝術至圓開啟了吳冠德《天地流轉》系列作品的創作,也成為吳冠德《巨幅油畫系列》作品之濫觴。以《天地流轉》而言,180cmx180cm的畫幅已屬龐大,但在如同牆面繪製的《巨幅油畫系列》《回望》、《無垠》、《遨遊》、《共生》、《同在》等,尺寸皆在大型油畫的2倍以上,其中尤為難得的是,吳冠德繪畫的細膩程度,並不會因為尺寸變大而變得隨意與粗糙,他仍然承襲《天地流轉》系列的創作方式,利用自然撿拾物,如樹葉、樹枝、石頭等,一一將畫中物象刮除顯現,讓畫面的自然,自然而然地從畫布中生長出、誕生出、顯現出來。

 

被譽為曼哈頓桂冠散文作家的美國現代短篇小說之父歐亨利其知名作品《最後一片葉子描寫一位病情告急的女畫家,將所有生命的希望寄託在樹上強風中的「最後一片葉子」之上,一名老畫家於颱風天之夜,奮力地在牆上描繪一片樹葉,就為了讓該名女畫家獲得求生的勇氣,女畫家被強風中屹立不搖的「最後一片葉子」所感動,最後成功對抗病魔。雖然最後老畫家為了畫這片葉子,喪失了生命,但是他也完成自己的心願---創造出一幅不朽的作品。

 

好的藝術作品有安慰人心的力量,這樣的故事,也同樣發生在吳冠德身上。曾經也有這麼一位癌症患者因為看到吳冠德畫中的小草努力對抗強風慷慨激昂地活著而對生命重新燃起了希望吳冠德說「這給了我很大的鼓勵,以前會覺得我們做藝術創作的,是對社會比較沒有貢獻的,經過這個事情之後才知道作品中的精神性或哲理,可以去改變別人的生命,加強了我想來老街開美術館的動力。」

 

《回望》與《無垠》是吳冠德展示在庶民美術館的兩幅巨幅油畫,其使用的主色,幽默一點來說,一藍一綠,也恰巧符合我國的政治生態。巨幅油畫的構圖,都是吳冠德透過空白畫布的冥想關照,再一點、一滴地從畫布中已打好的底色慢慢刮除成形。「三峽離山、離水都很近,特別是從前的三峽景色在古樸中帶有一種歷史滄桑的感覺。」吳冠德說:「透過寫生可以把自然落入自己的心裡當我在創作油畫無中生有的時候我的資料庫裡面就會有很多我在大自然裡面所體會到的記憶可以被召喚出來。」

 

 

藍色為主的《回望》畫得是從高處往下俯瞰得山嶺觀者好似從雲層深處的視角,看見一片樹林的頂端,間或有朵朵浮雲飄過,即使是巨幅油畫枝微末節也毫不放過,層層疊疊的繁複表現與龐大的畫幅,使人感受身臨其境,更營造出一種氣勢驚人的效果。這幅畫有兩個顏色底色是金色上層是同一個藍色樹的明暗層次跟色彩的變化其實是運用刮力的輕重。」吳冠德說:「畫面中所有的元素都是用隨意撿拾的樹枝石頭種子刮除一邊刮一邊讓生命從畫裡面長出來長出來一棵樹或一群樹就變成一座森林留白的地方就是自由穿梭在樹叢之間的雲氣,,很多人看起來會說好像是空拍圖它其實是一種多重視角一種可居可遊山水的意念

 

《無垠》畫得是一望無際的綠色原野,靠近看還可以看見一根一根的小草,在狂風中倔強地屹立不搖,真給人疾風知勁草的感覺,這種充滿生命力的感動與生機勃勃的優雅,一根一根地歷歷在目,如同繭絲牛毛連綿不絕難怪可以如此震攝人心使病人重新燃起對生命的熱情與渴慕吳冠德說:「在我創作過程中透過身體的介入身體的參與把自然的力量跟人的力量作一個呼應讓觀眾可以進入到我所創造的這個精神場域裡面,自然界的生命都有向下紮根與向上生長的力量所以有生命的流動在裡面。」

 

1618625375641.jpg

結語藝術之道 回歸自然

 

藝術家吳冠德曾在法國旅居,原本是想在法國念博士,後來感受到自己內心不可遏止的藝術靈魂,於是開始一邊流浪、一邊創作,其後又因《忘憂系列》得獎畫作的因緣,赴法國講習,加上法國總統亦曾親自蒞臨吳冠德於香港的個展,可見其與法國緣分相當深厚。

 

19191945年間留法的華人藝術家之所以後來在國際上嶄露頭角大都是因為除了在西方接受學院派寫實基礎的教育訓練外也將中學為體西學為用」奉為創作圭臬,這一派的代表潘玉良、徐悲鴻、常玉、林風眠、吳冠中、朱德群、趙無極等大師,都以水墨線條、書法韻味,強調「東方」特色,發展至後期,具有「東方」精神的繪畫風格定義越來越廣泛,及至後來,美國抽象表現主義畫家傑克遜·波洛克(Jackson Pollock19121956)的隨機潑濺藝術,也被視為具有東方情懷之潑墨藝術的另一種實踐方式。

 

此後在國際上闖蕩的華人畫家,為了展現其文化區隔與特色,其展現方式已不只是水墨線條與書法韻味,而是將「黑色」的點線面表現,如同波洛克這樣的表現手法,廣義視為「氣」、「道」的東方情懷,其中亦有不少作品流於草率,將畫作以西方媒材作畫加上幾撇黑色,就成為具有「東方文化」的作品,不但意義盡失,也氣韻全無。

 

藝術家吳冠德自小受父親影響,其創作深得東方哲學《道德經》的精髓,強調「自然」,更以「無為而為」的方式完成藝術作品,從早期的「行為藝術」到現在的「減法藝術」,離不開的中心思想皆是以「冥想」為主線的「身體行為」,加以自然的表現與自然物的生成,以自然為本的藝術,由於身體的參與,亦體現了東方「天地人」合一的精神思想,與一些濫用黑色、將「氣韻生動」以粗製濫造的線條無限放大的表現有所不同,吳冠德所汲取東方哲學的表現,乃在於靈魂深處對東方文史哲之道的浸淫與實踐。

 

法國人類學家范傑納(A. Van Gennep) 通過儀式」的概念,賦予人生從隔離過渡到達整合」的意義,吳冠德以「行為藝術」起家,從18年前創作《至圓》至今,透過反覆畫圓,達到「至圓」的內心和諧,進而衍伸出《天地流轉》與《巨幅油畫》的創作方式,透過重複刮除的創作行為,達到自我與他人內心趨近於「禪」與「道」的儀式,與近現代藝術家以黑色點線面廣義表達東方哲學思想相較,吳冠德的藝術表現,更加具有東方哲學深刻的人文情懷它透過水彩寫生的基礎,在油畫畫布需要無中生有的時刻,自抒心中丘壑、心中山水此正是唐朝詩人王維《山水論》中提出之「名手之畫山水」。

 

吳冠德辭去了穩定的教職,成為專職的藝術家,到今天成為庶民美術館的館長,也將三峽子弟的藝術風骨給傳承下來唐‧王維《山水論》:「山頭不得一樣,樹頭不得一般。山籍樹而為衣,樹籍山而為骨。樹不可繁,要見山之秀麗;山不可亂,須顯山之精神。能如此者,可謂名手之畫山水也。」以西方媒材創作出實質符合東方哲思的真自然、真山水,其行住坐臥、所學所聞,加上其追尋創作初心的人生抉擇,一吐一吶、盡見風流,在在都是「東方自然」的最佳體現。

 

---

 

訂閱電子報

https://mida0928.pixnet.net/blog/post/331404505

粉絲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E5%BE%90%E5%81%89%E7%8F%8D%E8%80%81%E5%B8%AB-111728082201295

作者社團

綜合藝術討論區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598558020967355/

古文 文言文 教學資源分享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629614004246759/

作者介紹

https://mida0928.pixnet.net/blog/post/325398529

 

相關文章

▲自然而然、藏露淺深  吳冠德用身體實踐的藝術之道  徐偉珍撰
https://mida0928.pixnet.net/blog/post/331651060

▲郭巧玲的貓臉歲月 徐偉珍撰
https://mida0928.pixnet.net/blog/post/331652749

▲逍遙人間一畫仙-戚維義/徐偉珍撰
https://mida0928.pixnet.net/blog/post/327820450

▲朱德群Le 2391978作者 徐偉珍撰
https://mida0928.pixnet.net/blog/post/330892477

▲生活潮藝文誌第10期封面故事-繪畫界的切•格瓦拉-羅展鵬/徐偉珍撰
https://mida0928.pixnet.net/blog/post/327805255

▲在生活中種下美的種子  游雯珍繪畫桃園的美麗倩影  徐偉珍撰
https://mida0928.pixnet.net/blog/post/326043009

▲一幅畫打入國際市場 羅展鵬揚名國際   
https://mida0928.pixnet.net/blog/post/325907873

▲畫出靈魂的人-尤瑋毅
https://mida0928.pixnet.net/blog/post/325713133

▲用畫筆畫出靈魂的韻律 尤瑋毅從排刷技法到自創「動畫」 徐偉珍撰
https://mida0928.pixnet.net/blog/post/322048214

▲學無止盡博採眾方 嶺南畫派大師巫登益  徐偉珍
https://mida0928.pixnet.net/blog/post/318650564

▲家花野花一樣香  巫登益花卉寫生   徐偉珍
https://mida0928.pixnet.net/blog/post/318494066

 
集結各家畫派精華雲集 嶺南畫派大師巫登益  徐偉珍
https://mida0928.pixnet.net/blog/post/318493964

▲兼工帶寫求寫實 藝術家巫登益的工筆花鳥畫欣賞  徐偉珍
https://mida0928.pixnet.net/blog/post/306334097

▲你是否也曾陷入《情網》?   徐偉珍
https://mida0928.pixnet.net/blog/post/306336998

▲反璞歸真的禪境 藝術家陳鏘旭筆下的幸福自然  徐偉珍
https://mida0928.pixnet.net/blog/post/324643963

▲中體西用 藝術家吳日勤用身體作畫  徐偉珍撰
https://mida0928.pixnet.net/blog/post/318802178

▲為極地的靈動意象敷上彩妝-朱國維

https://mida0928.pixnet.net/blog/post/293357720

▲用畫筆畫出靈魂的韻律 尤瑋毅從排刷技法到自創「動畫」 徐偉珍撰

https://mida0928.pixnet.net/blog/post/322048214

▲樹我間的心靈契流—畫家陳鏘旭的樹影獨白

https://mida0928.pixnet.net/blog/post/293357700

▲鄉土畫家黃文祥 師造化又師心源

https://mida0928.pixnet.net/blog/post/322045322

▲用畫畫寫日記的李岡穎

https://mida0928.pixnet.net/blog/post/323259871

▲畫金錢隱喻正面能量 王皓諄重視上升的幸福人生

https://mida0928.pixnet.net/blog/post/322049906

▲光與影的舞織-沉浸式藝術教育的啟發

https://mida0928.pixnet.net/blog/post/314768530

▲貝殼狂想曲-游宗穆

https://mida0928.pixnet.net/blog/post/293545364

▲嫦娥奔入文創中  彼得潘藝術文創館讓精緻工藝畫走入生活

https://mida0928.pixnet.net/blog/post/303374465

▲抗癌鬥士劉雅紛 用藝術挺過精采而美麗的人生
https://mida0928.pixnet.net/blog/post/324643492

▲藝術家陳韋辰的禪氏哲學宇宙觀   徐偉珍
https://mida0928.pixnet.net/blog/post/324643423

▲漂泊者最虔誠的藝術信仰 藝術家朱國維的小世界 徐偉珍
https://mida0928.pixnet.net/blog/post/324643342

▲靜默風景的流動氛圍 藝術家吳冠德的有感自然  徐偉珍
https://mida0928.pixnet.net/blog/post/324620494

▲由禪定中領悟藝術真諦 藝術家陳怡秀的「化外之境」 徐偉珍
https://mida0928.pixnet.net/blog/post/324620416

 
▲鄉村水彩藝術家黃文祥 帶您遊走現代桃花源  徐偉珍
https://mida0928.pixnet.net/blog/post/324620251

▲藝術家丘美珍將水墨、青花瓷 帶入文創伴手禮
https://mida0928.pixnet.net/blog/post/324620089

▲櫻花樹下的詭譎秘密 照相寫實藝術家羅展鵬的輕熟雅痞    徐偉珍
https://mida0928.pixnet.net/blog/post/324619990

(2)古代名畫作賞析評點


■西方古代

 

▲聖維多利亞山---塞尚的實驗與理想

https://mida0928.pixnet.net/blog/post/293360628

▲一笑解千愁--法蘭斯.哈爾斯

https://mida0928.pixnet.net/blog/post/293360608

▲狂野的孤寂-梵谷作品欣賞

https://mida0928.pixnet.net/blog/post/293360848

▲爬上米羅的梯子,一起摘星星

https://mida0928.pixnet.net/blog/post/293360740

▲根茲巴羅--不一樣的洛可可

https://mida0928.pixnet.net/blog/post/293360684

 

■東方古代

 

▲露腳斜飛濕寒兔--又見雙喜圖

https://mida0928.pixnet.net/blog/post/293360772

▲古畫之審美趣味___遊於鵲華秋色

https://mida0928.pixnet.net/blog/post/293360836

▲《木葉丹黃圖》進入龔賢詩意的秋

https://mida0928.pixnet.net/blog/post/293360708

▲新年報喜__崔白雙喜圖

https://mida0928.pixnet.net/blog/post/293360832

▲非澹泊無以明志 倪瓚

https://mida0928.pixnet.net/blog/post/293360640

■西方古代

▲根茲巴羅--不一樣的洛可可

https://mida0928.pixnet.net/blog/post/293360740

▲爬上米羅的梯子,一起摘星星

https://mida0928.pixnet.net/blog/post/293360848

▲狂野的孤寂-梵谷作品欣賞

https://mida0928.pixnet.net/blog/post/293360608

▲一笑解千愁--法蘭斯.哈爾斯

https://mida0928.pixnet.net/blog/post/293360628

▲聖維多利亞山---塞尚的實驗與理想

《詩經·國風·王風·兔爰》懷念年少多美好   徐偉珍撰
https://mida0928.pixnet.net/blog/post/331552195

 

一首充滿溫馨情調的小詩《詩經·衛風·木瓜》白話講解 徐偉珍撰

https://mida0928.pixnet.net/blog/post/329589280

 

詩經《王風.君子陽陽》之大隱  徐偉珍撰https://mida0928.pixnet.net/blog/post/330597817

 

《詩經國風王風黍離》到底是誰?呼之欲出 徐偉珍撰

https://mida0928.pixnet.net/blog/post/329759587

 

教我如何不想他?《國風·王風·君子于役》白話翻譯講解   徐偉珍撰

https://mida0928.pixnet.net/blog/post/329951491

 

《詩經‧王風‧揚之水》揮之不去的鄉愁   徐偉珍撰

https://mida0928.pixnet.net/blog/post/330813352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徐偉珍老師 的頭像
    徐偉珍老師

    徐偉珍老師

    徐偉珍老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